太祖皇帝师次陈桥受天命协人情为圣皇武·圣
圣皇武,憺显幽。
震逾恭,翼微周。
帝下顾,民噢咻。
糜沸鼎,汎横流。
杏其复,飞龙秋。
挽天弧,建神矛。
振汩陈,遏虔刘。
漭然施,鸿佑何。
熯以濡,羸者廖。
御皇极,凝前旒。
遍胪欢,荡岱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圣皇伟大而武勇,他在显明的位置上展示着深度的智慧。他的威势震动着所有人,让人们向他致敬,他的支持如羽翼一般,周全而细致。在皇帝的照顾之下,人民得到了温和的安慰。如同沸腾的米粥,民生问题就像泛滥的河水一样急需解决。
正如杏树的新生,皇帝的新政就如同龙腾飞舞在秋天一般。他手持弓箭,建立神奇的武器,阻止那些胡作非为的人。他以宏大的力量来感化众人,他以深远的智慧来帮助百姓。他对那些虚弱的人们充满了爱心,使得他们能够恢复健康。
他在帝王的位置上,掌控全局,稳固朝政,人民在他的治理下,生活安详和平。他广纳谏言,让整个国家都感受到他的温暖。他的人民遍及四方,犹如天地一般广大。
去完善
释义
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重点字词的注释:
1. 太祖皇帝:这里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2. 师次:军队临时驻扎。
3. 陈桥: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的一个地方,北宋时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地方。
4. 天命:天意或天命所归。
5. 协人情:协调人心。
6. 圣皇武·圣:指皇帝的英勇和神圣。
7. 憺显幽:使显露的东西安定下来。
8. 震逾恭:形容威严庄重。
9. 翼微周:帮助和扶持。
10. 帝下顾:帝王关注民间。
11. 民噢咻:人民感恩的声音。
12. 糜沸鼎:比喻动乱。
13. 汎横流:形容混乱的局面。
14. 杏其复:杏树的果实已经成熟。
15. 飞龙秋:龙飞九天,象征皇帝登基。
16. 挽天弧:拉弓射箭。
17. 建神矛:建立神圣的兵器。
18. 振汩陈:平息混乱。
19. 遏虔刘:制止战乱。
20. 漭然施:实施广泛的政策。
21. 鸿佑何:大好的命运。
22. 熯以濡:用热情去感染别人。
23. 羸者廖:使弱者康复。
24. 御皇极:统治国家。
25. 凝前旒:稳定国家的秩序。
26. 遍胪欢:普遍满足人民的愿望。
27. 荡岱丘:动摇泰山的根基,形容强大的力量。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宏大的景象描绘出太祖皇帝出征的场景,歌颂了皇帝的英明神武以及人民的喜悦之情。在诗句中,作者以圣皇武、憺显幽等词语赞美了皇帝的威严与睿智;以糜沸鼎、汎横流等词语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人民的生活困苦;以杏其复、飞龙秋等词语寓意皇帝的智慧与勇气;以挽天弧、建神矛等词语描述了皇帝的神勇无敌。
全诗气势磅礴,情感热烈,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皇帝的赞美,表现出人民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也暗示出皇帝具有扭转乾坤的力量,能够带领人民走出困境,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祖皇帝师次陈桥受天命协人情为圣皇武·圣》这首诗是金朝文学家崔敦礼所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初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的历史阶段,中原地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此时,宋徽宗、钦宗被金军俘至五国城,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政权,这一时期被称为“靖康之耻”。
在这期间,崔敦礼经历了北宋灭亡的灾难,他目睹了金军的侵略和战争的残酷,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这首诗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对皇权的期望。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新皇帝的期待,表达了他希望新皇帝能够像宋太祖那样英明神武,带领国家走出困境,恢复盛世繁荣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