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为震雷薄矣

标题包含
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为震雷薄矣
震雷薄矣,胡蝇之营。 弥江负淮,隩天险矣。 宁曰我尽臣度,肃恭威灵。 宇宙混同,一方阻。 皇明建灵旗,下巨舳。 震威而怀,靡事戕戮。 王师如翰,至则速。 风漰雷磕,奄其覆。 哀哀逆俦,维喙乞降。 欙车青盖,朝帝乡。 妖氛杀翳,旋披攮。 膏痿腥䐿,德泽滂。 凯旋金声,奏洋洋。 煇燿万国,俱向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震撼的雷声轻拂而过,就像那骚扰的苍蝇。 长江汇聚淮河,地势险要。 宁愿说我已经尽到了做臣子的责任,恭敬地遵守着威严与灵气。 宇宙混沌,四周似乎阻碍重重。 光明之神挥动神圣的大旗,巨大战船徐徐而下。 强大的威力环绕心怀,无一事非正义的攻伐。 王者之师犹如鸿鹄,到即迅速。 狂风破浪,雷霆万钧,顷刻间敌人便已溃败。 可怜的敌人,只能哀号求降。 乘着高高的战车,朝着皇帝的所在之地前行。 妖邪之气被驱散,旋即打开新的局面。 受惠者重获健康,一切污秽都被涤荡。 胜利的钟声回荡在耳边,奏响欢庆的乐章。 光辉照耀全国,共同面向未来。
去完善
释义
【震雷薄矣】震动上天的雷声响起。薄,迫近、逼近。 【胡蝇之营】苍蝇营营,比喻小人物过问国家大事。 【弥江负淮】指长江、淮河一带地区。 【隩天险矣】地势险要。 【宁曰我尽臣度】宁可说我尽力去做一个臣子的本分。 【肃恭威灵】严肃恭敬地对待皇帝的威严。 【宇宙混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融合在一起。 【皇明建灵旗】皇帝建立神灵的旗帜。 【下巨舳】巨大的战船缓缓下沉。 【震威而怀】展现出强大的威慑力。 【靡事戕戮】不轻易伤害他人。 【王师如翰】王师像箭一样迅速。 【风漰雷磕】形容风声猛烈,雷电交加。 【奄其覆】全部覆盖。 【哀哀逆俦】悲伤的叛逆之人。 【维喙乞降】用嘴乞求投降。 【欙车青盖】马拉的车,车上青色伞盖。 【妖氛杀翳】妖气渐渐消失。 【旋披攮】立即整顿。 【膏痿腥䐿】酥软腐败的食物。 【德泽滂】德行滋润万物。 【凯旋金声】胜利的乐曲回响。 【奏洋洋】演奏得和谐悦耳。 【煇燿万国】光辉照耀各国。 【俱向方】全都朝向一个方向。
去完善
赏析
《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为震雷薄矣》是一首描绘战争与和平的诗歌,诗人崔敦礼以磅礴的笔力和深厚的情感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以及胜利的喜悦。诗人首先通过“震雷薄矣,胡蝇之营”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战场上的混乱与紧张气氛。接下来的诗句,如“弥江负淮,隩天险矣”和“皇明建灵旗,下巨舳”等,描绘了战斗的激烈以及皇明的威严。 紧接着,诗人在“震威而怀,靡事戕戮”一句中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同时也在“王师如翰,至则速”中赞颂了正义之师的迅速与威力。在描述战争结束的过程时,诗人运用了“风漰雷磕,奄其覆”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战争胜利的庄严与肃穆。 最后,诗人以“哀哀逆俦,维喙乞降。欙车青盖,朝帝乡”来展示战败者的狼狈,以及胜利者的威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反思——“妖氛杀翳,旋披攮。膏痿腥䐿,德泽滂。”意味着只有正义之师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戴,给人民带来幸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为震雷薄矣》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76年前后,即南唐灭亡之际。此时,作者崔敦礼身处战乱纷飞的时期,见证了南唐的覆灭和北宋的崛起。 这一时期的南唐,国力日衰,政权岌岌可危。李煜作为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显得力不从心。他试图通过投降来保全国家,但最终仍无法挽回南唐灭亡的命运。 而此时的北宋,在赵匡胤的领导下,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赵匡胤对南方的各割据政权虎视眈眈,最终将南唐纳入版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崔敦礼创作了这首《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为震雷薄矣》。通过对李煜的描绘,展现了南唐覆灭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个时代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