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探潮阁

标题包含
探潮阁
天留孤巘岌青冥,约束淮流入汴京。 往事不堪回首望,倚栏斜日看潮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苍天留下一座孤独的石山直入天际,引导淮河水流向繁华的汴京城。 曾经的历史实在是不堪回首,只有靠着栏杆在夕阳下看着潮水起起落落。
去完善
释义
1. 探潮阁:指登临观赏潮水的阁楼。 2. 天留孤巘(yǎn):孤山,此处指淮河入海口的一座岛屿,突出在淮河中。 3. 岌青冥:高耸于天空。岌,山峰高耸;青冥,青天,天空。 4. 约束:约束水流。 5. 淮水:指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等地。 6. 汴京:北宋都城,即今开封市。 7. 往事:指黄河决堤事件,宋时决堤情况严重,影响颇大。 8. 倚栏:靠在栏杆上。 9. 斜日:傍晚的太阳。
去完善
赏析
《探潮阁》这首诗描绘了壮观的山水景色和诗人感慨世事沧桑的心境。首句“天留孤巘岌青冥”以天空为背景,凸显出山峰的独特位置和峻峭景象;而“约束淮流入汴京”则表现了淮河之水在诗人眼中如同一股充满力量的生命之流,穿过山涧,涌入京都。然而,诗人在第三句中却流露出对于往事的无奈和哀愁,感叹时光飞逝,难以挽回。最后一句“倚栏斜日看潮生”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着落日余晖中的潮水涌起,心中既有对新生活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的怀恋。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领悟,堪称一幅韵味无穷的水墨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探潮阁》是宋代诗人崔敦礼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因此诗歌创作也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和谐美好的风貌。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崔敦礼正身处繁华的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才和资源,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此外,崔敦礼本人也曾在朝廷任职,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有着深入的了解。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他提供了更多描绘现实生活的灵感。 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重视文化修养和教育,这使得诗歌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和文化传承方式。崔敦礼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首《探潮阁》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