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之英
强敌骄兮晋多垒,忽登山兮望廷尉。
风霾兮杀气昏,突枪櫑兮乱钩陈。
予君麾兮从君钺,战陵西兮捍溪栅。
虹食垒兮火焚旗,公之死兮去如归。
公有子兮愤争先,勇没地兮羞戴天。
父死忠兮子死孝,令名扬兮日月照。
物有始兮岂无终,得所归兮孰如公。
喜幸生兮畏义死,语昵昵兮顾妻子。
草木尽兮粪土委,闻高风兮汗流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强大的敌人骄傲自大,我们的国家已备下坚固防线。突然间登上山岗,观望朝堂的卫士们。风暴迷漫,一片杀气茫茫。瞬间钢枪如林,钩连交错,军阵混乱。我跟随在您的大旗下,随着您的指挥前进。在陵西之地,我们保卫着溪流上的栅栏。风雨侵凌,堡垒在风雨中若隐若现,烈焰燃烧着军旗。尽管您壮烈牺牲,却如同回家一般安详。
您的儿子为您悲痛,愤怒地冲锋在前,英勇地倒在了战场上,羞于愧对天空。父亲为了忠诚而死,儿子为了孝道而亡。你们的美名传遍四方,日月照耀。万物皆有起始,又怎能没有终结?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又有谁能比得过您?您喜悦于生命的诞生,也畏惧于道义的死亡。您温柔地关心着家人和妻子。您化作草木和泥土,但您的高尚之风仍然让我们为之激动不已。
去完善
释义
1. 北山:指山西中条山地区,靠近古代晋国的地方,此处也是诗词中廷尉的葬身之地。
2. 英:指的是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
3. 强敌骄:描述了当时敌人势力强大且嚣张的样子。
4. 晋多垒:晋是古代的一个国家,多垒表示敌人的防御工事众多,以此表达敌人防备严密的意思。
5. 忽登山:作者突然登上山顶,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表现出作者的坚定决心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6. 风霾:代表恶劣的天气条件。
7. 杀气昏:象征着战争气氛的紧张。
8. 突枪櫑:指古代的兵器,这里用以形容战争的激烈程度。
9. 乱钩陈:表示军队混乱无序的状态。
10. 予君麾:我跟随你的指挥,表达了作者坚决支持英雄的决心。
11. 从君钺:跟随着英雄一同参战。
12. 战陵西:在陵西作战,暗示着战场的危险。
13. 捍溪栅:保护溪流旁的栅栏,寓意保护家园和百姓。
14. 虹食垒:太阳旁边的彩虹消失了,意味着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15. 火焚旗:旗帜被大火焚烧,说明了战场上的惨状。
16. 去如归:指英雄豪杰视死如归的气概。
17. 子愤争先:英雄的儿子勇敢地冲锋在前。
18. 勇没地:勇敢的死去,体现了对英勇行为的赞美。
19. 羞戴天:因没能为国家献身而觉得羞愧,以此表达对英雄的敬仰。
20. 父死忠兮子死孝:父亲为国尽忠而死,儿子也为国尽孝而死,赞美家族的忠诚精神。
21. 令名扬:英雄的英名将永远流传。
22. 喜幸生:对于活着感到高兴。
23. 畏义死:敬畏道义而死,代表了作者的观点。
24. 语昵昵:亲密的交谈,表示在关键时刻关心家人和朋友的心情。
25. 草木尽:草木都被踩踏成尘土,表达了对战场惨烈景象的描绘。
26. 粪土委:指战场上的士兵尸体最终化为尘土。
27. 高风:高尚的品质和作风。
去完善
赏析
《北山之英》通过对英勇烈士崔敦礼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勇敢、牺牲精神的赞美。前八句讲述了崔敦礼在抗击敌人时展现的勇猛与智慧,以及在战场上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崔敦礼的儿子继承父亲的英勇精神,为父亲和自己的信仰献出了生命。
诗歌的结尾部分揭示了生死真谛:“喜幸生兮畏义死,语昵昵兮顾妻子”表现出虽然人们害怕死亡,但在道义面前却能够勇往直前;而“草木尽兮粪土委,闻高风兮汗流趾”则表明在英雄的高尚品质感召下,一切物质利益都变得渺小,唯有精神上的升华才是真正的永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山之英》是北宋著名文人崔敦礼所创作的词牌名之一。该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9年,正值北宋中期,政局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词风多元发展。这一时期,文人骚客对于词的赞美和追求,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诣。
在这一时期,崔敦礼因文采出众而受到朝廷的选拔,成为翰林院的学士。然而,由于他的耿直性格和清廉作风,难以适应官场的风气,又遭受到排挤。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为世俗所动。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中期经济繁荣,社会风气较为开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官僚腐败的问题。这使崔敦礼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力量,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他在词中表达了对北山之英的赞美,寓意为希望有更多的人像北山的英才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