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行迓宪使遇风

标题包含
江行迓宪使遇风
星使乘槎势若飞,微官奔走遂忘危。 扁舟掀舞身如叶,短棹欹斜命缀丝。 乱眼云山疑醉梦,拍天波浪意蛟螭。 西风送我归渔浦,落日衔山未晚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使者乘坐的木筏疾如飞鸟, 虽然地位卑微却忘记危险。 小舟像树叶一样颠簸起舞, 短桨歪斜好似系上生命之线。 满眼的云山让人疑惑是否身处醉梦, 波涛汹涌暗示着有蛟龙出没。 西风吹送我回归渔村, 太阳即将落山却还没有烧水做饭。
去完善
释义
1. 星使:指朝廷派出的使者。 2. 槎:木筏。这里指使者乘坐的木船。 3. 微官:低级官员。 4. 扁舟:小舟。 5. 短棹:短小的桨。 6. 攲斜:倾斜,歪斜。 7. 乱眼云山:令人眼花缭乱的云山景色。 8. 拍天波浪:拍打天际的波浪。 9. 西风:秋风。 10. 渔浦:江边的捕鱼处。 11. 落日衔山:太阳即将落山。 12. 未晚炊:还没有到晚饭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江行迓宪使遇风》崔敦礼赏析: 这首诗歌以生动的描绘和豪放的笔调,展现出在江上行舟时遇到大风的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形象,展现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星使乘槎势若飞”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使者船行的速度之快,宛如流星划过天际。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自己乘坐的小船在狂风巨浪中的艰难处境的描述,表现出勇敢面对困境的决心。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借用夕阳的美景来安慰自己,表达了在经历风雨之后仍能欣赏美好风景的心境。整首诗情感激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行迓宪使遇风》是南宋诗人崔敦礼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前后,也就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已过去数十年,但南北局势仍然紧张,民生疾苦未得解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时代的风貌。 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崔敦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他以江行迎宪使遇风这一事件为契机,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民众困苦的现实。同时,通过描绘风雨飘摇的景色,传达出他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在诗人的笔下,风雨中的江水滔滔不绝,象征着国家命运的沉浮不定;而诗人自己则在这风雨飘摇的环境中,坚定地守护着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勇于面对困境、敢于追求理想的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