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一首
催花腰鼓彻凉州,午枕惊回蚁梦侯。
頼有江山余古意,可教诗酒负春游。
登亭举酒休论晋,借筯成功合继留。
慷慨浩歌风日暖,万山佳处接吴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盛开的花朵随着腰鼓的节奏响彻整个凉州,午睡醒来,仿佛蚂蚁搬家的梦境仍在耳边回响。幸好江山依旧保留古老的韵味,可以让我们在春天里尽情地品诗饮酒游玩。登上亭子举杯畅饮,不必议论历史的纷争,借助筷子完成成功的宴席,留下美好的回忆。慷慨激昂地放声歌唱,让和煦的风吹拂着阳光,温暖人心,这美好的地方连接着万千山峰和江南水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催花腰鼓:形容春天的景象。
2. 凉州: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地理区域。
3. 午枕惊回蚁梦侯:形容午睡醒来后的情景。
4. 赖有江山余古意:依靠江河山川保存下来的古风。
5. 可教诗酒负春游:可以写诗喝酒来不负春光。
6. 登亭举酒休论晋:在亭子里举起酒杯,不必谈论晋国的事情。
7. 借筯成功合继留:用筷子夹菜继续留下吃饭。
8. 慷慨浩歌风日暖:慷慨激昂地唱出春天的歌曲。
9. 万山佳处接吴头:无数美好的地方连接到江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江南大好风光和诗人与朋友们的豪情壮志。首句“催花腰鼓彻凉州”写腰鼓声犹如春风吹开花朵,表现出春天的热闹气氛。接着“午枕惊回蚁梦侯”写午睡被惊醒,仿佛梦境中回到了古老的诸侯时代。“赖有江山余古意,可教诗酒负春游。”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暗示自己不愿辜负这春光美景,定要与朋友尽情诗酒游乐。
诗人继续高歌道:“登亭举酒休论晋,借筯成功合继留。”登上亭台,举起酒杯,不必再去讨论那些遥远的历史;只要珍惜眼前,就能获得成功并留下美好回忆。最后两句“慷慨浩歌风日暖,万山佳处接吴头。”豪放的歌声响彻在明媚的阳光下,万千的山峰如同连接着古代繁华的姑苏之地。这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气概,还展示了他们对江南风光的热爱。
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展示了江南春日的美丽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自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次韵一首》是南宋诗人崔敦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162年之间。此时正值金国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历史时期。
崔敦礼,字仲由,其人生经历较为丰富。他年轻时便才华横溢,曾担任太学博士、国子祭酒等职务。然而,在金兵入侵时,他曾一度被俘至北方,后又逃脱回归南宋。这段特殊的经历使他深切感受到了战乱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对内忙于巩固政权,对外积极抗击金国侵略。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崔敦礼的诗歌创作展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反映了民众在战乱中的困苦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
综上所述,《再次韵一首》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初年,金国入侵的历史时期。诗人崔敦礼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