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何家港舍舟步至新河口 其三

标题包含
何家港舍舟步至新河口 其三
北岸行人南岸山,去年人在乱山间。 山如相识须相笑,底事区区未得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边的行人,南边的山峰,去年的我还在忙碌的山间。 如果山也有感知,它定会笑着对我说,你怎么还忙得不可开交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家港:地名,位于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南的马汊河一带。 2. 北岸行人:指自己。 3. 南岸山:指南边的山。 4. 去年人:指去年在乱山之间的人。 5. 山如相识:形容山如同认识的朋友。 6. 须相笑:必须互相嘲笑。 7. 底事:何事。 8. 区区:小;少。表示谦逊或谦恭的词语。 9. 未得闲:无法获得闲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北岸行人”和“南岸山”开篇,展现出一幅行走在山间河边的画面,既点明了地点,又暗示了时间——去年。在诗人眼中,山水之间仿佛有了生命,它们能认识并理解人类的忙碌与辛苦。最后两句,诗人为山代言,笑着询问为何自己如此繁忙而不得闲暇。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手法,不仅让诗歌富有生动趣味,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47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崔敦礼写下了《何家港舍舟步至新河口 其三》这首诗。在这个阶段,中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北方的金朝对南宋构成威胁,导致民不聊生、战乱频繁。然而,文化界却在此时产生了灿烂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 作为南宋的一位书生,崔敦礼见证了这一历史动荡期。他在远离战区的江南水乡生活,当地优美的风景给了他创作诗歌的灵感。在这首《何家港舍舟步至新河口 其三》中,他描绘了自己坐船游览何家港与新河口的经历,通过细致的环境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魅力。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努力寻求内心的宁静,并通过文学艺术来消解时代带来的苦难。虽然此时的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在江南地区,依然有一些文人墨客以他们的智慧和才情照亮了那个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