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婺州仁风堂寄韩侍郎 其一

标题包含
题婺州仁风堂寄韩侍郎 其一
丹扆忧勤德意通,使君元侍玉皇宫。 亲传天上舜琴曲,散作人间庄籁风。 已喜清微消滞鬰,亦知委曲到鳏穷。 骚人休复雌雄问,千里而今乐事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丹扆忧虑辛勤的德行与仁爱之心通达,使者本应在皇宫中侍奉。 亲手传授天上的舜帝音乐之曲,让它散布在人间化为庄周的天籁之风。 已经高兴地发现清雅微妙的氛围消除了内心的压抑,也知道曲折委婉的方式可以到达那些孤独而贫穷的人。 文人骚客们不要再争论诗词的优劣问题,千里之外的人们如今也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快乐之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婺州:即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 2. 仁风堂:位于婺州的一处地方。 3. 韩侍郎:一位名叫韩某的官员,担任侍郎一职。 4. 丹扆:指皇帝宫殿的红色屏风,这里借指皇帝。 5. 忧勤:忧虑而勤奋,这里形容皇帝的勤勉治国。 6. 元:原本,先前。 7. 玉皇宫:这里代指朝廷。 8. 舜琴曲:传说中舜帝弹奏的乐曲。 9. 庄籁风:庄子笔下的天籁之音,形容音乐的美妙。 10. 清微:轻微,微弱。 11. 滞欝:郁结不通,心情郁闷。 12. 委曲:曲折委婉,这里指用意深沉。 13. 鳏穷:贫穷孤苦的人。 14. 骚人:诗人,文人墨客。 15. 雌雄问:争论是非的问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仁风堂这一地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韩侍郎的敬仰之情。首联通过“丹扆忧勤德意通”一句,展现了皇帝的忧虑和勤奋,以及他高尚的品质。颔联则通过“使君元侍玉皇宫”一句,表达了对韩侍郎的尊敬,暗示他曾是皇帝的亲近大臣。颈联通过“亲传天上舜琴曲,散作人间庄籁风”两句,描述了韩侍郎将天子的美好音乐传播到人间,给百姓带来安宁和谐的生活。尾联以“骚人休复雌雄问,千里而今乐事同”结束全诗,意味着诗人不再纠结于过去的纷争,而是期待着与韩侍郎共同分享未来的美好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韩侍郎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题婺州仁风堂寄韩侍郎 其一》,是崔敦礼在南宋时期所作。崔敦礼生活于公元1165年至1237年,是南宋的一位文人学者,历任大理寺卿、户部尚书等职。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崔敦礼已经退休,但仍然关心国家事务,时常以诗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期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宁宗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朝政腐败,对外局势紧张,尤其是北方的金国威胁严重。崔敦礼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形势的担忧,以及对官员廉洁奉公的期望。同时,他通过向韩侍郎寄诗,表达了对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