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尔堂夏日偶成
槐荫参差日转廊,时看野鸟下横塘。
闲窗绿映筼筜浄,流水红浮菡萏香。
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
文楸珍簟疏帘里,与子同消夏日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莞尔堂:堂名。
2. 槐荫:槐树下的阴影。
3. 参差:参差不齐。
4. 日转廊:太阳从走廊移动。
5. 野鸟:野外的小鸟。
6. 横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地名,指水边的平地。
7. 闲窗:闲置的窗户。
8. 绿映:绿色倒映。
9. 筼筜:一种竹子。
10. 浄:此处指干净透明。
11. 流水红浮:红色的落花随水漂浮。
12. 菡萏:荷花。
13. 文楸:围棋棋盘。
14. 珍簟:精美的竹席。
15. 疏帘:稀疏的窗帘。
去完善
赏析
《莞尔堂夏日偶成》是一首描绘夏日田园风光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夏日的树荫、野鸟、绿水、荷花等景物,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琴觞、文楸、珍簟等元素,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隐逸情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于夏日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莞尔堂夏日偶成》是南宋诗人向滈在夏季闲居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向滈,生卒年不详,字丰父,号乐斋,南宋巴陵(今湖南岳阳)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未取得优异成绩,后来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在这首《莞尔堂夏日偶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文人普遍关注国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生活疾苦。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向滈也不例外,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百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在这首《莞尔堂夏日偶成》中,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夏日悠闲的生活情景,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