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莞尔堂春晚书怀呈同僚

标题包含
莞尔堂春晚书怀呈同僚
三分春色二分休,是处红稀绿已稠。 芳草池塘空有思,落花亭馆不胜愁。 人情似昔犹难合,身世如今岂易谋。 若欲忘忧须是酒,醉乡安稳胜封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莞尔堂:此处作者所提及的地点名称; 2. 春晚:指春天的尾声,临近夏天的时候; 3. 书怀:以书写抒发自己的情感; 4. 同僚:在一起共事的人,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和同事; 5. 三分春色二分休:意思是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三分之二,还剩三分之一; 6. 是处:指的是这个地方,这里指的是莞尔堂; 7. 红稀绿已稠:红花已经稀疏,绿叶却越发浓密; 8. 芳草池塘:指花草繁茂的水池; 9. 空有思:思绪繁杂而无法表达; 10. 落花亭馆:落叶满地的亭台楼阁; 11. 不胜愁:承受不住内心的愁绪; 12. 人情似昔犹难合:人际关系还是像以前一样难以相处; 13. 身世如今岂易谋:如今的世事难以预料; 14. 若欲忘忧须是酒:要想忘记烦恼唯有借助酒精; 15. 醉乡安稳胜封侯:沉浸在美酒之中才能让人安心,甚至胜过被封为诸侯的快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首先描述了春天的景象,三分春色中已有二分凋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正在消逝。接着,诗人提到芳草池塘和落花亭馆,这些景物都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忧愁。诗人感叹,虽然人们之间的关系还像过去那样亲密,但却难以再次融入其中;自己的命运也如现在的春天般难以预料。为了忘却忧虑,诗人选择了借酒消愁,他认为在醉乡里寻求安慰胜过追求功名利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传达出他超然物外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莞尔堂春晚书怀呈同僚》是南宋诗人向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向滈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年轻时,曾因家族蒙冤而受到牵连,被贬到偏远的地区。在逆境中,他仍然坚持求学,博览群书,逐渐成长为一名学识渊博的文人。 淳熙年间,向滈因才华出众而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与同僚们共同治理一方百姓。在这首诗中,他以春日的景象比喻人生的美好时光,表达对同僚们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官场上的奋斗与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