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秋萧索。别来先自情怀恶。情怀恶。日斜庭院,月明帘幕。轻离却似於人薄。而今休更思量着。思量着。肝肠空断,水云辽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萧索:萧条、凄凉。
2. 情怀恶:心境恶劣。
3. 日斜庭院:夕阳西下,照在庭院之中。
4. 月明帘幕:月光洒在窗帘上。
5. 轻离:轻易别离。
6. 於人薄:对人不善,对人淡薄。
7. 休更:不要再。
8. 思量:思考、想念。
9. 肝肠空断:形容极其悲痛。
10. 水云:山水风光。
11. 辽邈:遥远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忆秦娥》以秋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进而表现了离别后的忧伤与思念之情。首句“秋萧索”描绘出秋天的萧瑟景象,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一句“别来先自情怀恶”直接抒发了离别后心中的痛苦。而后两句“日斜庭院,月明帘幕”通过夕阳和明月两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所带来的无尽思念。
下片“轻离却似於人薄。而今休更思量着。”是诗人对自己的反省,表达了分离的痛苦以及对过去的悔恨。而最后的两句“思量着。肝肠空断,水云辽邈。”则表达了一种无法承受的思念之情,以及望穿秋水般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忆秦娥》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是南宋词人向滈的一首名篇。这首词作于公元12世纪末的南宋时期。此时,中原国土已被金国占领,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然而统治者却沉湎于酒色,不思恢复河山。
向滈生长于这个时期,虽然他的家庭地位显赫,但他关心国家命运,渴望实现祖国统一。在他的青年时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进入官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他的愿望未能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向滈以“忆秦娥”为题,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以月落乌啼、古道西风等景物描绘了国家的凄凉景象,同时又以杜鹃啼血、凤箫声动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更反映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共同心声,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