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怜我,尘满袖,雪盈头。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水调歌头:词牌名。
2. 向滈:南宋文人。
3.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短棹,代指小船;舣,停泊;湍石,急流中的石头;华月,明亮的月光;汀洲,水中的陆地。
4. 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孤客,孤独的人;无寐,无法入睡;离忧,离别的忧愁。
5. 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姮娥,嫦娥;单枕,单独睡觉;广寒宫殿,广寒宫,指月球;亦自,也自己。
6. □□□□□,□□□□□:原文缺失部分。
7. □怜我,尘满袖,雪盈头:怜,怜悯;尘满袖,尘土沾满了衣袖;雪盈头,满头白发。
8. 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两乡,两个地方;千里萦恨,形容相隔遥远,充满怨恨;何事不归休,为什么还不回去休息。
9. 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闺中,指女子的住所;夜久寒生玉臂,形容夜晚寒冷,玉臂感到寒冷;犹自,仍然。
10. 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别泪,离别的眼泪;湘水,湖南省的主要河流;鄜州,古代地名,今陕西省富县一带。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向滈》这首词以月光、广寒宫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表达了离愁别绪之情。上阕通过描绘明月的光辉照亮了满江的凄清之景,间接表达出离别之苦和心中的无尽忧虑。下阕进一步借姮娥独守广寒宫的典故,传达了词人面对远方的离愁和寂寥,无法自拔的心情。结尾处用两个动人的场景,展现了分别之后的无限思念。整首词情感浓郁而深沉,令人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创作的词牌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因为与王安石变法意见不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虽然身处逆境,但苏轼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以诗词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抱负。
在宋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士人阶层的崛起,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政治、文化事业,希望为国家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时朝廷内部党派斗争激烈,正直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受到排挤和打压。苏轼正是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才受到了贬谪的待遇。
在这首《水调歌头》中,苏轼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色,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他以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反映了苏轼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展现了他所处时代的文人精神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