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四

标题包含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四
向来霜秋句,俯仰岁一终。 人间有寒暑,方外无穷通。 青青千丈松,不改冰雪容。 坐阅蒲与柳,飘萧随雨风。 寒松老益高,蒲柳老益衰。 流萍况无蒂,复与飞蓬期。 却扫计不早,出门欲何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通常来说,秋天的句子总是那么霜冷;岁月匆匆,一年又走到了尽头。 在尘世里,人们感受着春夏秋冬的流转;而在遥远的别处,似乎四季更迭是永不结束的。 那些千年的青松啊,即使经历风雪,依然保持着洁白的容颜。而与此同时,那些芦苇和柳树却在风雨中飘摇,逐渐凋敝。 松树越老越高耸,而那些普通的草木则日渐衰颓。流浪的浮萍找不到归宿,正如飘散的蓬草。 我早早地想要摆脱这一切烦恼,可当我走出家门时,我又能去哪里呢?
去完善
释义
1. 向来:这里指一直以来。 2. 霜秋:秋天的代称。 3. 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4. 岁一终:一年结束。 5. 方外:世俗之外,指超脱尘世的境界。 6. 穷通:困厄和显达。 7. 青青:绿色。 8. 千丈松:形容松树的高大。 9. 不改:不变。 10. 冰雪容:形容松树不畏严寒的品质。 11. 蒲与柳:比喻短暂的事物。 12. 飘萧:随风飘落。 13. 雨风:风雨。 14. 老益:越来越…… 15. 高:茂盛。 16. 流萍:漂浮的萍草。 17. 况:何况。 18. 无蒂:没有依附。 19. 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 20. 期:期望。 21. 却扫:停止扫除,这里指隐居。 22. 计不早:考虑不够早。 23. 欲何之:想要去哪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描绘,表达了岁月流转、生命无常的主题。首联用“霜秋”和“俯仰岁一终”表达时间流逝的速度;颔联通过描绘人间与仙境的对比,传达出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颈联以“青青千丈松”的坚毅形象和“蒲与柳”的柔弱形态作对比,喻示不同的生命态度;尾联则表达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流露出一种顺其自然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境界开阔,具有深沉的人生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程俱在1149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12世纪40年代末的南宋时期,程俱正身处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他担任尚书省左司郎中等职务,尽管当时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他仍然忧心忡忡地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程俱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当时,他与吴兴江仲嘉等多位朋友交往密切,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正是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念,希望与朋友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