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纬刘鼎二秀才
旦夕春风老,离心共黯然。
小舟闻笛夜,微雨养花天。
手笔人皆有,曹刘世所贤。
郴侯重才子,从此看鶑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昼已过,即将迎来的春风慢慢老去,离别的情绪在心中滋生,让人变得沉默寡言。
夜晚的小舟上,传来悠长的笛声,绵绵细雨滋润着娇嫩的花朵。
写作的手法每个人都有,而曹操和刘备则是世人公认的贤能之人。
楚地的侯爷重视人才,从现在开始将仔细地观察他是否有所作为。
去完善
释义
《送曹纬刘鼎二秀才》是五代时期诗人郑文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部分词语的注释:
1. 旦夕:指早晚,这里形容时间短暂。
2. 离心:指离别的心情。
3. 小舟:小船。
4. 养花天:指春天细雨滋润万物生长的天气。
5. 手笔:这里指诗文创作才能。
6. 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备,这里代指曹纬和刘鼎两位秀才。
7. 郴侯:这里指的是郴州刺史,即地方长官。
8. 莺迁:比喻官员升职或文人求学有进步。
去完善
赏析
郑文宝在这首诗中以春风、小舟、笛声等景物描绘了离别之情,表达了与友人曹纬刘鼎别离的哀伤。首联以“旦夕春风老,离心共黯然”起笔,将春天的离去比喻为别离的开始,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情感。颔联则通过描绘“小舟闻笛夜,微雨养花天”的景象,更加形象地传达了离别的气氛。接下来,诗人在颈联用“手笔人皆有,曹刘世所贤”来赞美曹纬刘鼎二人的才学与品质,并表达对他们的敬重。最后,在尾联中,诗人以“郴侯重才子,从此看鶑迁”作为结束,寄予了对其二人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郑文宝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曹纬刘鼎二秀才》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郑文宝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127年之间,这是北宋王朝相对稳定的时期,也是文人墨客云集、文学创作繁盛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郑文宝的个人经历丰富多样。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进士的功名,此后在朝为官,历任多个职务。然而,他的官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犯法被贬谪到边远地区。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切体会到民间的疾苦,也让他对官场腐败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种复杂的心境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经济逐渐繁荣,科技进步,文化艺术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儒家文化得到复兴,佛、道思想广泛传播,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氛围对郑文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送曹纬刘鼎二秀才》这首诗中,郑文宝通过对两位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时代命运的忧虑。他以深沉的情感和凝练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士人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使其成为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