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司马昭弑魏主

标题包含
司马昭弑魏主
曹操师模司马昭,镕成成弑济君刀。 恢恢天网原无漏,报施何曾差一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曹操模仿司马昭,锻造出刺杀皇帝的利刃。 看似疏漏的天网实则没有破绽,报应与回报之间并无丝毫偏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司马昭:司马懿的儿子,魏国的重要政治人物。 2. 弑:指臣杀君、子杀父的行为。这里指司马昭杀害魏王的事。 3. 魏主:此处指的是魏国的皇帝或君主。 4. 金朋说:作者名,疑为唐朝文人。 5. 师模:仿效,学习。 6. 镕成:熔化而成,意指将力量集中。 7. 成弑济君刀:完成了弑杀君王的任务的兵器。济,完成。 8. 恢恢:宽广无边的样子。 9. 天网:比喻天道,因果报应。 10. 原无漏:原本没有疏漏。 11. 报施:果报和施舍。 12. 何曾差一毫:意思是丝毫不差,一切皆按因果报应而行。
去完善
赏析
《司马昭弑魏主》这首诗描绘了司马昭杀害魏主的故事,以及因果报应的哲学观念。诗人以曹操为师,将司马昭比作熔炉,暗示他的阴谋和狠毒。通过描述天网的恢恢,表达了诗人认为善恶有报的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司马昭弑魏主》,是明朝诗人金朋说的作品。据史料记载,这首诗作于明朝洪武年间,即公元1368年至1398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明朝的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但新的封建王朝并没有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战争和政治斗争时有发生。 诗人金朋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必然受到这一历史时期的影响。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司马昭弑杀魏主的情景,表达了对暴力和权力争夺的批判和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 此外,金朋说还以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历史的反思和审视。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力斗争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损害。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