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
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
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
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
天亦老,山应瘦。
时易失,欢难久。
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
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
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已离去,高台空旷,庭院中的树叶凋零,感受到寒冷的袭来。
在这纷繁的世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度过了好几个重阳节。
放眼望去,群山遥不可及,晴空万里,无垠的天空似乎可以容纳长长的衣袖。
步入中年的我,满怀心事登上高台,秋日的气息是否察觉到了呢?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山水也在岁月中消瘦。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去不复返。
直到如今,只有金黄的菊花依旧盛放。
岁月蹉跎,孔明的忧虑愈发深重,天地之大,只有陶渊明的淡泊才能在其中找到慰藉。
想起故乡山坡上的菊花,晚风携来寒意,香气四溢,让人惆怅不已,只能抚发长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凤去台空:指赵飞燕姐妹已被废黜,汉宫的繁华已过去。
2. 嫩寒初透:初秋时节,天气转凉,微寒初感。
3. 几番风雨:形容经历了许多磨难。
4. 列岫迢迢:山峰众多,距离遥远。
5. 晴空荡荡:晴朗的天空辽阔无垠。
6. 长袖:表示有才艺。
7. 人世上:世俗世界。
8. 重九:重阳节。
9. 天亦老:形容世事变幻莫测。
10. 山应瘦:比喻国家灾难重重。
11. 时易失:时间容易流逝。
12. 欢难久:欢乐时光难以长久。
13. 黄花依旧:菊花依然盛开。
14. 岁晚凄其:年岁已高,心中感到凄苦。
15. 诸葛恨:指诸葛亮壮志未酬的遗憾。
16. 乾坤:天地间。
17. 渊明酒: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18. 坡头:苏东坡。
19. 老菊晚香:指苏东坡被贬后仍然保持高尚品质。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凤去台空》是南宋末年诗人陈纪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深秋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哲理。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词的开篇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凤凰已离去,高台空余,庭院中的树叶飘落,寒冷的气息逐渐渗透。这种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也预示着作者的忧虑和感慨。
“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世事变幻莫测,如同季节更替,经历了风风雨雨,又迎来了重阳佳节。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远处的山峰连绵不断,晴空万里,作者登高望远,胸怀壮志。这里表达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和高尚的品质。
“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作者在中年时期,满怀激情地登上高台,感叹秋天的到来。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下片继续抒发感慨。“天亦老,山应瘦”,天地间的事物都在不断地衰老和改变,山峦也因岁月而消瘦。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时易失,欢难久”,时光容易流逝,欢乐难以长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到了现在,只有菊花依然盛开。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岁月匆匆,诸葛亮当年北伐未能成功,令人惋惜;天地之间,唯有陶渊明的酒能够安慰人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回想起山坡上的老菊,晚风中的清香令人感到寒冷,只能徒然地挠头。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南宋诗人陈纪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公元1140年至1200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政权与金国对峙时期。
陈纪生活在这样一个战乱频繁、国家命运多舛的时代,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首《满江红》中,他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流离失所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陈纪作为一个爱国文人,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他在《满江红》中写道:“长淮无涯,壮士泪沾衣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和对英勇抗敌壮士的崇敬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