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疊山惠杜诗纸被
贫诗如蜜睡如锡,二贶偕来敢不登。
锦轴一编变府稿,雪衾万杆剡溪藤。
朝来诵句能驱并,夜半眠云称伴僧。
只恐凝儿骄踏裂,起来仍唤读书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贫穷的诗人像蜜蜂一样忙碌地工作,睡眠却如同锡般沉重。这两份礼物一起到来,让我无法抗拒它们的魅力。
这一卷华丽的诗稿就像官府的书稿,那洁白的被子上铺满了剡溪藤。在早晨诵读诗句能够驱赶身边的琐事,夜晚则与云雾为伴,与僧人共同入眠。
我害怕这凝重的思考会让我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时仍然呼唤着阅读的那盏灯。
去完善
释义
1. 疊山:地名,位于江苏省盱眙县。
2. 惠:给予。
3. 杜诗:指杜甫的诗集。
4. 蜜睡:甜蜜的睡眠。
5. 锡:古时的金属货币,这里比喻贵重之物。
6. 二贶:指杜诗纸被和蜜睡。
7. 敢不登:不敢不接受。
8. 锦轴:华美的卷轴。
9. 府稿:指诗集。
10. 雪衾:白色的被子。
11. 万杆:形容数量多。
12. 剡溪藤:产于剡溪的一种藤本植物,常用于制作纸张。
13. 朝来:早上醒来。
14. 诵句:吟咏诗句。
15. 能驱并:能够驱赶寒冷。
16. 夜半眠云:晚上在云雾中入睡。
17. 伴僧:陪伴僧人。
18. 只恐:只怕。
19. 凝儿:寒冷的天气。
20. 踏裂:踩碎。
21. 起来:起床。
22. 仍唤:仍然呼唤。
23. 读书灯:读书用的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纪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全诗以诗人自己的贫困生活为切入点,将贫诗、蜜睡和锡进行对比,描绘出诗人虽贫穷但却怀揣着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在得到朋友赠送的杜诗纸被之后,诗人感慨万分,借此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词艺术的热爱。“锦轴一编变府稿,雪衾万杆剡溪藤”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杜诗纸被的美丽和华贵,以及它的质地优良。接下来,诗人又以晨昏诵读诗歌的细节表现出他对诗歌的热爱。而最后两句“只恐凝儿骄踏裂,起来仍唤读书灯”则表达了诗人担忧自己的孩子会因为太过骄纵而不珍惜这份珍贵的礼物,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韵律和谐,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生活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谢谢疊山惠杜诗纸被》,作者是南宋的陈纪。创作时间为1265年左右,这一时期南宋正面临蒙古军队的侵略,国家处于危亡之际。陈纪作为南宋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纪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位书生,过着平静的生活,但由于战争的爆发,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奔波,寻求庇护。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另一位文人士大夫疊山,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共同的忧患和困境中,陈纪和疊山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在此期间,疊山赠送给陈纪一床用杜甫诗篇制作的纸被,以示安慰和鼓励。陈纪收到这份礼物后,非常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疊山的感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