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起

标题包含
夜起
万籁沈沈见息机,轻寒猎猎入单衣。 新霜欲落露痕重,缺月渐高河影微。 村犬惊寒时自吠,水禽失侣夜犹飞。 更须景物完诗句,莫讶更阑未掩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物都静息下来,只听见轻微的风声穿透了衣服。气温稍微有点寒冷,新落的白霜让露水更加明显。月亮慢慢升高,河流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模糊不清。村里的狗因为寒冷突然叫起来,水边的鸟失去了伴侣在夜晚仍然飞翔。这完美的景象构成了诗中的世界,不要惊讶为什么深夜了还不关门休息。
去完善
释义
1. "万籁":指各种声音; 2. "沈沈":同“沉沉”,形容寂静无声的状态; 3. "息机":停止活动或做事的时机; 4. "轻寒":轻微的寒冷; 5. "猎猎":形容风声; 6. "单衣":即单层衣物,指薄的衣裳; 7. "新霜":新的霜降; 8. "欲落":将要降落; 9. "露痕":露水形成的痕迹; 10. "重":多,密集; 11. "缺月":不圆满的月亮; 12. "渐高":逐渐升高; 13. "河影":河面的倒影; 14. "微":微小; 15. "村犬":村中的狗; 16. "惊寒":因寒冷而受惊; 17. "自吠":自己吠叫; 18. "水禽":水鸟; 19. "失侣":失去伴侣; 20. "更须":需要更加; 21. "景物":自然景色; 22. "完":使完美,使完整; 23. "诗句":诗的内容; 24. "莫讶":不要惊讶; 25. "更阑":深夜时分; 26. "掩扉":关闭门扇。
去完善
赏析
《夜起》是南宋诗人陈纪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萧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万籁”、“轻寒”、“新霜”、“缺月”、“村犬”、“水禽”等景物的描绘,生动地塑造了秋夜的气氛,表达了自己在深夜创作诗歌时的专注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同时,诗人也在提醒读者,不要惊讶于他深夜不眠,因为他在寻找灵感,将景物融入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起》是明代诗人陈纪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这段时间里,陈纪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明朝嘉靖时期,朝政腐败、宦官当权、倭寇猖獗,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陈纪是浙江金华人,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跻身仕途。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纪的诗歌创作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的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夜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突然惊醒时的思绪和感受。诗人以月色、虫鸣为引子,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感慨时光荏苒,青春易逝,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展现了陈纪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