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吟
穷吟之外百无功,鬓髪萧萧渐已翁。
自枕书眠听夜雨,偶披襟去纳雌风。
男儿未死身难量,豪杰虽贫气未穷。
缓步短筇谁会得,野花啼鸟夕阳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除了反复低吟,我似乎一事无成,渐渐步入老年的行列。夜晚听着窗外的细雨入眠,偶尔敞开衣襟去感受那温柔的微风。男子汉大丈夫,即使生活艰辛也要挺直腰板,豪杰之士纵然贫穷也依然气概非凡。缓步走在山间小径,谁又能理解我的心情?山野里的鲜花、林间的鸟儿,还有那落日时分映照下的晚霞,都是我心境的写照。
去完善
释义
1. "穷吟":诗人指在困厄中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在生活困顿之中仍保持精神的高尚与情怀的旷达。
2. "百无功":意指做了一百件事情却没有什么成果,用来表达诗人生活的困顿和事业的无成。
3. "鬓髪萧萧渐已翁":头发稀疏斑白,像老翁一样。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年岁增长和苍老。
4. "自枕书眠听夜雨,偶披襟去纳雌风":诗人以书为枕,聆听夜晚的雨声;偶尔敞开衣襟,去感受微风。这里描绘了诗人恬淡自然的生活态度。
5. "雌风":即柔风。古人以雄风形容狂风,雌风则用来比喻和风。
6. "男儿未死身难量,豪杰虽贫气未穷":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信念的坚守,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
7. "缓步短筇谁会得,野花啼鸟夕阳红":形容诗人在山间行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倾听鸟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里的"短筇"指的是手杖,"谁会得"表示理解或懂得诗人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穷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以及他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的精神风貌。在诗中,诗人以“穷吟”为主题,表达了他在生活中不断探索、追求人生价值的态度。
首联“穷吟之外百无功,鬓髪萧萧渐已翁”,诗人以穷困潦倒的境地作为背景,展示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感慨。其中,“鬓髪萧萧”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白发苍苍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岁月的沧桑感。
颔联“自枕书眠听夜雨,偶披襟去纳雌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夜晚聆听雨声、迎着微风披襟而行的场景,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这种豁达的心境,使他在困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颈联“男儿未死身难量,豪杰虽贫气未穷”,诗人通过对“男儿”和“豪杰”的赞美,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即使生活贫困,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尾联“缓步短筇谁会得,野花啼鸟夕阳红”,诗人以悠闲的步伐、短杖为伴,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此时,诗人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他已经完全摆脱了生活的困境,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穷吟》是唐代诗人陈纪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纪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原本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在仕途上一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就。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在这种心境下,他以穷困为主题,创作了这首《穷吟》。
与此同时,唐朝的天宝年间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统治者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外族势力的侵扰,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这种时代背景为陈纪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