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清源洞

标题包含
游清源洞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 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 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 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 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 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 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 疎烟生墟落,远水浮汀洲。 朝斗空坛在,升仙往事悠。 倚阑吟未就,归屐少迟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寻找幽深洞穴,爬山时有人陪伴。 雾气与雨水遮蔽山峰,万籁之声如同风吹过山谷。 沿着树干挂起的陡峭阶梯攀登,岩石外面可见到客船。 苔藓和藤蔓垂挂在翠绿的石碑上,随风摇曳的叶子随清澈的溪流流动。 悬崖峭壁间草木茂盛,枝叶飘舞,万木参天。 乌鸦在山谷中啼鸣,旭日东升;天空湛蓝,海上城市被渲染成一幅淡色的秋天画卷。 红色的莓苔侵蚀着炼丹的石灶,山居的房子四周花草繁茂。 稀疏的炊烟从村落升起,远处的水面上浮现出洲岛的影子。 朝拜北斗星的场所依然存在,神仙升天的故事仿佛就在昨日。 我依靠栏杆吟诵诗篇,却未能完成,回家的脚步稍稍迟缓。
去完善
释义
1. "清旦":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2. "寻幽洞":寻找清幽的洞府。 3. "攀跻":攀登。 4. "雾雨":雾气与细雨交织的景象。 5. "诸峰":各个山峰。 6. "万窍":指山中洞穴众多。 7. "响飕飕":形容风声嗖嗖作响。 8. "树杪":树梢。 9. "飞磴":高悬的楼梯或石阶。 10. "岩外":岩石之外。 11. "客舟":指游船。 12. "藓藤":一种寄生在岩石上的植物。 13. "翠琰":绿色的玉石。这里可能比喻为绿荫。 14. "风叶":随风飘落的树叶。 15. "百丈崖":形容悬崖峭壁之高。 16. "千尺木":形容树木高大。 17. "乌啼":乌鸦啼鸣。 18. "旸谷":古代神话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19. "云淡":云层淡薄。 20. "海城":海边城市。 21. "莓苔":青苔。 22. "丹灶":炼丹的炉灶。 23. "山房":山间房屋。 24. "花竹":花草和竹子。 25. "疎烟":稀疏的烟雾。 26. "墟落":乡村。 27. "远水":远方的水面。 28. "汀洲":水边的小块陆地。 29. "朝斗":古代道家的一种仪式,象征祭祀北斗七星。 30. "空坛":无人管理的祭坛。 31. "升仙":成仙。 32. "悠":遥远。 33. "倚阑":靠着栏杆。 34. "吟未就":诗还未写好。 35. "归屐":回家的脚步。 36. "迟留":停留片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寻访清源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源洞的美丽景色和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清源洞》是宋代著名诗僧释圆悟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5年,正值南宋初期。当时,战乱刚刚平息,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释圆悟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变迁。他早年出家为僧,一心向佛,后因战乱流离失所,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逐渐形成了坚韧不屈的性格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圆悟游览了清源洞,写下了这首描绘山中景色和抒发心中感慨的诗篇。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山水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释圆悟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