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
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升上神木枝头。天空布满五彩斑斓的云朵,与霞光相映生辉。东边青龙驾着彩云,南方的红鸟飞奔。我心怀向往,如同向日葵一般,愿时时刻刻沐浴在阳光之下。
去完善
释义
1. 旦:这里指太阳初升的时候。
2.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据说太阳从扶桑升起。
3. 若木:也是神话中的树木名,据说太阳从若木升起。
4. 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5. 九光:形容阳光四射的景象。
6. 东陆:古代将中国划分为九个州,东部的一个州叫青州,也叫东陆。
7. 南郊:城市的南边。
8. 苍龙:中国古代的天文术语,表示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等,形状像一条龙。
9. 赤羽:红色的鸟。
10. 葵藿:一种植物,向阳性强,常用来比喻渴望光明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阳从升起至落下的一天历程。诗人以扶桑、若木等神话意象描绘太阳的初升,再以云间五色、霞际九光展现日出时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以“东陆苍龙驾”和“南郊赤羽驰”展示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最后,诗人以向日葵比喻自己倾心于阳光的品质,表达自己对阳光的无限敬仰和忠诚。全诗寓意深刻,抒情色彩浓郁,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太阳的光辉和热力,以及它对万物生长的巨大影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峤正处于唐代的盛世时期,这个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李峤本人曾担任过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的官员,历任御史台、尚书省等重要职务,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李峤通过对太阳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他认为,尽管人类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世界,但终究无法与大自然的规律相抗衡。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珍惜生命,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