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峤(644年-713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李峤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唐高宗调露年间(679年-680年),李峤登进士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停止饮酒以矫正世俗之风气,行进间犹如梦境般飘逸。仙人相拥离去,童子驾驭马车前来。夜晚的玉器因星辰而闪耀,早晨的毛毡在雪景中展开。不要说大雁借助风力上升之力,长久的牧场就在上林湖的弯曲处。
去完善
释义
《羊》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注解: 1. 绝饮惩浇俗:"绝饮"指戒酒;"惩浇俗"意指摒弃奢靡的习俗。 2. 行驱梦逸材:"行驱"表示驱使羊群行走;"梦逸材"形容梦中寻找肥美的草地供羊群食用。 3. 仙人拥石去:"仙人"暗指道家神仙;"拥石去"描述神仙抱石离去,暗示牧民牧羊于山石之地。 4. 童子驭车来:"童子"指年轻的牧羊人;"驭车来"表示驾驶羊车来到此地放牧。 5. 夜玉含星动:"夜玉"指夜晚中的羊群如玉石般洁白;"含星动"描绘羊群在星光璀璨的夜晚活动。 6. 晨毡映雪开:"晨毡"指清晨的羊群皮毛犹如毛毡;"映雪开"描述羊群皮毛在白雪的映照下显得尤为洁白。 7. 莫言鸿渐力:"莫言"表示不要认为;"鸿渐力"借用古人把鸿雁飞落比喻成贤能之士降临人间的典故,意指牧民并非依靠非凡力量管理羊群。 8. 长牧上林隈:"长牧"意味着长期放牧;"上林隈"指的是皇家园林中的放牧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咏物诗,题目为“羊”。诗中通过对羊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品行高洁、才能出众的人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绝饮惩浇俗,行驱梦逸材”,描述了羊的品质和才能。羊以草为食,不饮浊水,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性;羊行走时步伐稳健,如同在梦中驾驭着骏马奔驰,表现了羊的优秀才能。 颔联“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通过对比仙人和童子,强调了羊的神秘感和地位。仙人在仙境中拥石而去,表示羊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童子驾车而来,意味着羊还有实用的价值。 颈联“夜玉含星动,晨毡映雪开”,描绘了羊在不同环境中的形象。夜晚时分,羊如玉般洁白的身体闪烁着星光,显示出它的美丽;早晨,羊在雪地中漫步,展示了它的生活习性。 尾联“莫言鸿渐力,长牧上林隈”,指出羊虽然看似柔弱,但其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诗人以此比喻现实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羊》是唐朝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羊群在山间悠闲吃草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 创作时间方面,此诗约作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这个时期,李峤才二十多岁,正是他青年时期的作品。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年纪,他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也是非常符合年轻人特有的精神面貌的。 李峤身处的历史时期是唐朝开国后的稳定期,此时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有利于文人士大夫抒发个人情怀。此外,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主张“以文化治国”,这为文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氛围。因此,在这个时期,许多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创作背景下,李峤的这首《羊》充分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样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和平与宁静。这种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是李峤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诗人对生活的热情表达,也代表了那个时代许多文人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