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刘端礼兼简王民瞻郭进道

标题包含
次韵刘端礼兼简王民瞻郭进道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锺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已两刖,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相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歌乐康,岂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处权,字伯行,号后村居士,南宋著名文人、词人。他生于公元1076年,卒于公元1159年,享年83岁。 李处权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李邦献是北宋时期的进士。李处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展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从来富贵人瞧不起世俗,又怎知道显赫家族与贫寒之士? 现世交情浅薄趋势颓败,人们常常随形势变化而变心。 刘兄您家里充满德高望重者,那些凡俗之人休想入内。 您的文采横溢且富有风致,一如白居易学苏轼,能驾驭诗词歌赋。 子猷闲暇时喜欢栽竹,陶渊明用头巾过滤酒液。 对名利看得很轻,即使地位显赫也不放在眼里,留下的只是冷笑。 我已没有家乡可回,对于儿女婚姻也没有太多考虑。 即便我被误解甚至受罚,也要保持真实的自我,期待有一天遇见知己。 如今您的家族如汾阳般显赫,汉朝丞相一样气度非凡。 使得百姓的生活安定和乐,您的和善教化就如龚黄一般。 邀请您前来我的诗窗一叙,那时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万物自然生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膏粱:比喻富贵人家及其子弟。这里指那些浅薄无知的人。 2. 牛后与鸡口:意指无论高低贵贱,都应以才能为重,不应该以出身或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3. 末俗:指风气日下的社会现象。 4. 刘端礼:刘端礼是作者的朋友,曾任大司马府经历。 5. 王民瞻:王民瞻是作者的好友,两人常有诗歌唱和。 6. 郭进道: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 7. 白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这里用来形容刘端礼的才学。 8. 元九:唐代诗人元稹的排行。这里用来形容王民瞻的才学。 9. 子猷:即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以喜爱竹子著称。 10. 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用以指代刘端礼。 11. 万锺五斗:形容高官厚禄,这里表示对这些富贵之物的不屑。 12. 被褐:穿上粗布衣服,喻指隐居生活。 13. 歌乐康:《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的一首诗名。 14. 岂弟:欢乐的样子。 15. 龚黄:指汉代的龚遂和黄霸,他们都是著名的贤臣,这里用来赞美刘端礼的高尚品质。 16. 趣:催促。 17. 羽虫:鸟类,这里指凤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真挚友情的珍视。首先,诗人通过对比“膏粱”(富贵人家的子弟)与“末俗交道衰”的现象,揭示了社会道德的沦丧与人心的丑恶。然后,他赞美了刘端礼的门风,同时也提及了王民瞻、郭进道等友人,展现出作者与这些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接着,他以子猷爱竹、渊明嗜酒为例,暗示自己与友人有着共同的高尚志趣。在诗歌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自己身世浮沉的感叹,以及相信终有一日会被识才者发掘的期许。最后,他对刘端礼的家世表示敬意,并期待在快乐的氛围中相聚共饮,共赏时光。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沉,体现了诗人的才情与壮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刘端礼兼简王民瞻郭进道》是南宋诗人李处权所创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40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发,民生疾苦,政治腐败严重,百姓生活困苦。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处权的个人生活也并不如意。他出身贫寒,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因此只能以教书为生。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抒发自己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的感慨。 在诗中,李处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民众的生活状态。他通过对友情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