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标题包含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近市依湖十里间,扁舟朝往暮能还。 莫教老圃翻锄尽,留我他年葬骨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腾(1172年-1231年),字茂实,号庸斋,南宋福州府福清县(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历仕宋宁宗、宋理宗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谥“文定”。 赵汝腾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靠近市集的小湖边,每天有艘小船来来往往。 别让农民把田耕作得太彻底,我要留着我的骨头日后安葬在这山水之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近市依湖十里间:指诗人的住所距离市场和湖泊仅有十里的路程。 2. 扁舟:小船。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交通工具。 3. 莫教老圃翻锄尽:这里的“老圃”是指农民,“翻锄尽”是指把土地都翻耕过一遍。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希望农民不要将土地都翻耕完,给自己留下一块安葬的地方。 4. 留我他年葬骨山:指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息。
去完善
赏析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是南宋诗人赵汝腾的一首寄寓个人情感的诗歌。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繁华市区、临湖而居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依恋。 首句“近市依湖十里间”,描述了诗人的居所环境:临近市集又依傍湖泊,营造出一种宁静又不失便利的生活氛围。接着在第二句“扁舟朝往暮能还”中,以乘船在湖上往返为例,进一步展现出生活在这片环境中的自由与愉悦。 在接下来的第三、四句,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希望不要因为耕种的过度开发导致其生态破坏,从而为自己留下一处安葬之地。这句看似消极的诗句,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珍视自然环境的深层意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是宋代诗人赵汝腾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64年,即南宋宝祐二年。这一年,南宋朝廷在蒙古铁骑的压迫下风雨飘摇,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汝腾作为南宋的一位士大夫,经历了宦海浮沉,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曾担任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后因与权臣贾似道不合而被贬谪。然而,赵汝腾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仍然关注国家民生,期望能有所作为。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腾结识了姜山嗣师,两人成为知己。姜山嗣师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在学术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赵汝腾在与姜山嗣师的交往中,感受到了他的才情和对国家的忠诚,因此写下了这首《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来表达他对姜山嗣师的敬意和期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