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

标题包含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
催科里正莫频频,望麦登场更浃旬。 纨袴向来无饿死,黄冠此去罢迎神。 田间作苦谁怜汝,天上调元合有人。 自叹农家消底物,百金斗米便回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虞俦(1078-1143),字寿老,南宋词人,浙江慈溪人。 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过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督促税收工作不要太过频繁,期待麦子丰收的日子早日来临。 那些富裕的家庭历来不愁饿肚子,而靠道教谋生的人却可能因此无法营生。 辛苦劳作的农民有谁真正关心他们呢?天上掌管粮食分配的人应该是有的吧。 可怜农民为了换来钱财买粮,可能需要付出百金才能买到一斗米来度春。
去完善
释义
1. 催科:古代官吏催征租税。科,规定。 2. 里正:古代地方官员名称。 3. 频频:次数频繁。 4. 望麦登场:指小麦丰收。望,盼望;登场,收割庄稼。 5. 浃旬:一旬,即十天。浃,满,全。 6. 纨袴:比喻富贵人家子弟。 7. 黄冠:道士的代称。 8. 迎神:祭祀神明祈求保佑。 9. 田间作苦:在田间劳作之苦。 10. 谁怜汝:有谁怜惜你呢?汝,你。 11. 天上调元:天上安排调理元气。调元,调理天地之气。 12. 合有人:应该有人来负责此事。合,应该。 13. 消底物:消耗什么东西。底物,东西。 14. 百金斗米:一百斤米的价格。百金,一百斤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出了诗人对农业的关切和对农民生活的忧虑。诗人首先通过对官吏的劝告,希望他们不要频繁地征收赋税,给农民留足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和收获。接着,诗人指出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纨绔子弟和黄冠道士(这里指僧侣),他们对农业并没有实际贡献,反而消耗了农民的劳动成果。然后,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被忽视的不满,同时也希望天上的神仙能够关心农民的处境,给他们带来好运。最后,诗人通过描述农民的生活困境,强调了他们需要的是实质的帮助,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者祈福。整首诗歌言辞恳切,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忿,表现出诗人对农村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即宋徽宗时期。当时国家政治腐朽,民生疾苦,农民生活困苦。虞俦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深感民间的疾苦,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虞俦正身处官场,目睹了官僚腐败、百姓贫苦的社会现象。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唤起人们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此外,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如宋江、方腊等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这些都为虞俦创作这首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总之,虞俦在《用韵赋岁暮田家叹闻之者足以戒也》这首诗中,通过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同情。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意义,为我们了解宋徽宗时期的民间生活和历史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