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后 其一
万物归来有却无,不知谁与计荣枯。
雪天梅信何时得,寂寞中开一画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世间万象皆有消亡时,谁知谁能论得失。
白雪飘落在梅花上,在寂静里绽开一幅画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冬后:指的是冬天过去后的季节,这里可能是指春季。
2. 黄裳:宋朝的文人,字子思,号紫溪居士,信州贵溪人。
3. 万物归来有却无:意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但它们又似乎虚无缥缈,无法把握。
4. 不知谁与计荣枯:意指不知道有谁能够测算万物的繁荣与衰败。
5. 雪天梅信何时得:梅花通常在冬季盛开,这里可能是在问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梅花盛开的美景。
6. 寂寞中开一画图:意指在寂寞的冬天里,梅花的开放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去完善
赏析
《冬后 其一》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季节更替和自然变化的感悟。诗中的“万物归来有却无”一句,描述了冬去春来的过程中,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却又仿佛消失了踪影,表现出大自然的神秘莫测。接下来的“不知谁与计荣枯”则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往复,世间万物都经历着生老病死的过程,难以预料谁能衡量它们的繁荣与枯萎。
在诗的第二句中,作者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雪天梅信何时得”意味着作者渴望尽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期盼梅花能在雪天盛开,为冬日带来一抹生机。而最后一句“寂寞中开一画图”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寒冷冬天中独自绽放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后 其一》是南宋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与动荡之中,金国入侵并占领了北方的广大地区,南宋政权被迫偏安江南。黄裳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在诗中写道:“深冬初解冻,寒雁自南来”,表达了国家在寒冬中逐渐复苏的希望。
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内部也存在腐败和纷争。黄裳曾任官职,对官场黑暗有一定的了解。他在诗中写道:“柳条偷欲活,梅蕊强争开”,反映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