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瑞鹤仙

标题包含
瑞鹤仙
客边情味恶。 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 空梁燕泥落。 映柔红微罥,海棠帘箔。 愁钟恨角。 怕催人、黄昏索寞。 拥吟袍、凭暖阑干,醉怯冷香罗薄。 阿鹊。 幽芳月淡,紫曲云昏,有人说著。 名缰易缚。 归鞭杳,误期约。 记金泥卜画,银屏娱夜,弹指忽忽恨错。 为情多、搀尽芳春,带围瘦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异乡生活真是乏味至极。夜幕降临,春天的静谧中,只听得风声和凤凰铃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房梁上燕子筑巢留下的泥土落下。透过帘幕,看到海棠花开得正艳。 聆听钟声与号角声,不禁让人陷入忧愁之中。黄昏时分,内心感到无比的寂寞。穿着诗人的长袍,倚靠温暖的栏杆,胆怯地品尝着微冷的香气,心生恐惧。 夜色中的月亮如柔和的光辉,黑暗中传来婉转低沉的鹊声。有人在谈论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被名誉所束缚,难以解脱。回到故乡的日子遥遥无期,错过了约定的时刻。 想起曾用金粉占卜未来,伴着银屏共度良宵,转眼间却悔恨不已。因多愁善感而度过了整个春天,连腰带都变得瘦弱不堪。
去完善
释义
1. "客边":诗人离家在外的生活。 2. "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春天到来,花开的声音像远方传来的滴水声。 3. "空梁":指无人居住的房屋。 4. "燕泥落":燕子筑巢时从别处衔来的泥土落下。 5. "柔红":鲜花的颜色。 6. "罥":挂住的意思。 7. "海棠帘箔":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8. "愁钟":让人忧愁的钟声。 9. "恨角":对春天逝去的不满。 10. "拥吟袍":穿着吟咏诗文的服装。 11. "阑干":栏杆。 12. "冷香罗薄":形容衣物轻薄透明,可以透出香气。 13. "阿鹊":鸦鹊的叫声。 14. "幽芳月淡":月色中花朵的香气。 15. "紫曲云昏":云雾缭绕在紫色的道路旁。 16. "名缰易缚":功名就像束缚人的缰绳。 17. "归鞭杳":骑马回家的路途遥远。 18. "误期约":错过了约定的日期。 19. "金泥卜画":用金粉绘制占卜图案。 20. "银屏娱夜":在银色的屏风下度过夜晚。 21. "弹指":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22. "带围瘦觉":感觉到腰带变松,人变瘦了。
去完善
赏析
《瑞鹤仙》是宋代词人赵闻礼的一首描绘春日乡思的词作。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在外地客居时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词人以“客边情味恶”开篇,点明了词的主题——客居他乡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花漏远、春静风鸣凤铎”则描绘了春天的宁静景象,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在异地的生活平静而孤独。 紧接着的“空梁燕泥落”到“海棠帘箔”描述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借以传达出作者对家乡美好景色的怀念之情。这些描绘春天景色的词语如“燕泥落”、“柔红微罥”、“海棠帘箔”等,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而突显出作者身处异地时内心的寂寥与孤独。 在接下来的“愁钟恨角”至“醉怯冷香罗薄”几句中,作者通过“愁钟恨角”表达了心中对时光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用“拥吟袍、凭暖阑干,醉怯冷香罗薄”展现了词人在孤独的春日里,只能通过饮酒赋诗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下阕的开头三句——“阿鹊。幽芳月淡,紫曲云昏,有人说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色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这里的“阿鹊”似乎是在呼唤着什么,也许是对故乡的眷恋,也许是命运的感慨。接下来,词人又以“名缰易缚。归鞭杳,误期约”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倦和对自己未能按时回到家乡的痛苦。 而后面的“记金泥卜画,银屏娱夜,弹指忽忽恨错”则回忆了词人在外地的欢愉时光,但这并不能缓解他此刻的忧伤。最后,词人在“为情多、搀尽芳春,带围瘦觉”中结束全篇,表现出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南宋著名词人赵闻礼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赵闻礼身为一名士人,身处动荡的政局之中。当时,韩侂胄、赵汝愚等政治势力争夺权力,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闻礼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政治纷争感到无奈和厌倦。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瑞鹤仙》一词正是赵闻礼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春景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同时,词中的意境也反映出赵闻礼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远大抱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