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曲尘风雨乱春晴。
花重寒轻。
珠帘卷上还重下,怕东风、吹散歌声。
棋倦杯频昼永,粉香花艳清明。
十分无处著闲情。
来觅娉婷。
蔷薇误罥寻春袖,倩柔荑、为补香痕。
苦恨啼鹃惊梦,何时翦烛重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风尘和雨雾交替,扰乱了晴朗的天空。花朵厚重,春意渐浓,却仍有些许寒意。珠帘起起伏伏,我担心东风会将那美好的歌声吹散。在这个漫长的白天里,我困于棋局又频繁举杯,春天在花香中明媚地度过清明节。然而,我的闲暇时光却不知如何安放。我去找寻那美好的女子。却不小心被蔷薇挂住袖子,请她用温柔的手指为我补上花香的痕迹。遗憾的是,杜鹃鸟的叫声惊醒了我的美梦,什么时候才能再点起蜡烛,再次订立盟约呢?
去完善
释义
1. 曲尘:比喻酒筵歌舞。这里借指诗人所在的欢宴场合。
2. 花重:花朵繁茂厚重。
3. 寒轻:寒冷程度较轻。
4. 珠帘:用珍珠缀饰的帘子,泛指华美的帘幕。
5. 东风:春风。
6. 棋倦:指下棋下得疲倦了。
7. 杯频:频繁地喝酒。
8. 粉香:脂粉的香气,借指妇女。
9. 花艳清明:鲜花盛开,春天明丽。
10.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11. 蔷薇:一种常绿灌木,此处指蔷薇花的枝条。
12. 罥:挂住,勾住。
13. 柔荑:女子的手。
14. 补香痕:指用手指触碰花瓣上的香气。
15. 啼鹃:杜鹃鸟的鸣叫。
16. 翦烛:修剪烛芯,使烛光更明亮。
17. 重盟:再次立下誓言。
去完善
赏析
《风入松》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古词,作者赵闻礼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紧密相融,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抒情色彩。首先,“曲尘风雨乱春晴”一句以拟人的手法刻画了春天的多变面貌,同时通过“曲尘”一词赋予春天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接着的“花重寒轻”则强调了对春日气温的感受,用“花重”和“寒轻”来表现春天的温暖与怡人。随后词人以“珠帘卷上还重下,怕东风、吹散歌声”描述了春天里室内活动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在春天里的欢快情绪。“棋倦杯频昼永,粉香花艳清明”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在春天的闲暇时光中品茶、下棋、赏花等生活琐事。下阙的开头“十分无处著闲情”则从侧面反映出作者本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紧接着的词句“来觅娉婷。蔷薇误罥寻春袖,倩柔荑、为补香痕”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画面,其中“娉婷”暗指美丽的女子,而“蔷薇误罥寻春袖”则寓意春天美好易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叹。结尾的“苦恨啼鹃惊梦,何时翦烛重盟”则以啼鹃的哀鸣比喻春天即将逝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作者在春天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一幅生动优美的春日画卷,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入松》是南宋诗人赵闻礼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后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经了金朝的入侵、北宋的灭亡以及南宋的建立。
赵闻礼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坎坷。他早年曾参加抗金义军,后沦为俘虏。在被俘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抒发家国情怀。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乱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也使他对国家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南宋后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患频繁。赵闻礼在面对这些困境时,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笔尖书写自己的爱国情怀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这首《风入松》正是这一时期他的心情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