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人去绿屏闲,逗晓柳丝风急。
帘外杏花微雨,罥春红愁湿。
单衣催赐曲尘罗,中酒病无力。
应是绣床慵困,倚秋千斜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离开了绿意盎然的地方,闲暇无事,只留下拂晓时分急风中的柳条。
窗帘外的杏花在微雨中显得分外娇美,春意阑珊中透出一抹忧愁。
穿上单薄的衣物,吹奏一曲曲尘罗,醉酒后的无力感扑面而来。
应该是懒洋洋地躺在绣床上,却倚着秋千懒懒地站立。
去完善
释义
1. "绿屏":指绿色的屏风。
2. "逗晓":破晓时分。
3. "柳丝":柳树嫩绿的枝条。
4. "杏花香":杏花香气浓郁。
5. "微雨":细雨。
6. "春红愁湿":春天的花朵被雨水打湿,表现出伤春的愁绪。
7. "曲尘罗":一种轻柔的丝织品,此处以"曲尘罗"代指罗衣。
8. "中酒":饮酒过量而身体不适。
9. "绣床":装饰华丽的床铺。
10. "倚秋千":靠在秋千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人物的心情。首句“人去绿屏闲,逗晓柳丝风急”,描述了春天的早晨,绿叶在微风中摇曳,柳条在风中轻轻摆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下来“帘外杏花微雨,罥春红愁湿”,描写了细雨中的杏花,杏花的红色与雨滴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哀愁。然后,“单衣催赐曲尘罗,中酒病无力”,说明了词人在这样的氛围下,穿着单薄的衣裳,身体疲惫无力,仿佛受到了酒的困扰。最后两句,“应是绣床慵困,倚秋千斜立”,表达了词人慵懒地躺在绣床上,靠着秋千,看着窗外的风景,享受着这个宁静的春天。整首词以景寓情,展现了春天美景的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闻礼的《好事近》作于南宋末年,诗人正身处乱世。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赵宋王朝覆灭。陆游、辛弃疾等著名文人学者忧国忧民,满怀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
在动荡时期,许多诗人都感受到了家国之悲、身世之感。赵闻礼也深受这种情感的影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通过描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衬托出国家破亡的痛惜之情。在《好事近》这首诗中,赵闻礼以“华发”为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慨,体现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土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