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 金簇小蜻蜓。
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窄罗衫子薄罗裙,小腰身,晚妆新。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早是自家无气力,更被你,恶怜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新翠绿的栏杆外面是个小小的庭院,雨刚停,黄莺在早晨歌唱。如絮飞舞的花瓣落满枝头,季节已接近清明。起床卷起窗帘无所事事,整理容颜,却无心情。
在水边的浣花溪上见到了你,你的眼神像秋天的水一样明亮。眉毛轻描,乌黑的头发高耸着,头上戴着金色的蜻蜓发饰。问你好不好啊?你笑着回应,莫要太过情浓。
薄薄的丝衣下是细腻的裙子,苗条的小蛮腰,晚上的妆容还新。每当花开的季节,你总是说春天不美。实际上是自己没有精神,你却更加担忧我。

去完善
释义
1. 江城子:词牌名。
2. 张泌: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
3. 碧阑干外小中庭:指庭院一隅的栏杆边。
4. 雨初晴:刚下过雨的晴朗天气。
5. 晓莺声:清晨的黄莺啼叫声。
6. 飞絮:飘飞的柳絮。
7. 落花:凋谢的花朵。
8. 时节近清明:接近清明节的时候。
9. 睡起卷帘无一事:起床后无事可做。
10. 匀面了:梳妆完毕。
11. 没心情:心情不好。
12. 浣花溪上见卿卿:在浣花溪边见到你。
13. 眼波秋水明:形容眼神明亮如秋水。
14. 黛眉轻:轻轻描画的眉毛。
15. 绿云高绾:形容头发梳理得很高。
16. 金簇小蜻蜓:形容头发上的金饰像小蜻蜓一样。
17. 好是问他来得么:问对方是否已经到了。
18. 和笑道:微笑着说。
19. 莫多情:不要想太多。
20. 窄罗衫子薄罗裙:形容穿着瘦长上衣和薄纱裙的女子。
21. 小腰身:苗条的身材。
22. 晚妆新:刚刚化好的妆。
23. 每到花时,长是不宜春:每到花开时节,总是觉得春天不适合自己。
24. 早是自家无气力:早早地觉得自己没有精神。
25. 更被你,恶怜人:更加觉得你可怜我。

去完善
赏析
《江城子》: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一段轻松而细腻的爱情故事。
首句“碧阑干外小中庭”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作为诗歌的基调。接下来的“雨初晴,晓莺声”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同时为后面的情感铺垫。
紧接着“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通过描述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浪漫的氛围。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主人公在春天的闲暇时光里,慵懒而自然地展示着对生活的热爱。
下阕中的“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是对女主角的直接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她如水般清澈的眼神、轻盈的黛眉和高贵的气质,同时还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结尾处的“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则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男女主角之间轻松而又真挚的感情交流,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误会或矛盾。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城子》是唐代诗人张泌的一首词作。据史书记载,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9世纪初,正值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力日渐衰落之时。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战争与政治斗争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泌的词风显得尤为哀婉动人,反映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张泌本身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在官场生涯中历经波折,曾一度被贬谪至边远地区。这使得他对民间疾苦有着更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笔下,描绘了战乱时期民众的生活艰辛,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总的来说,《江城子》这首词在创作背景上,展现了唐末乱世中的人间百态,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张泌本人在官场浮沉中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