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其三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开霁新。
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荻花在风中摇曳着,水声潺潺,夕阳西下,整个山谷都显得清新明亮。在松树下有一个人,他的样子很像王维,他们共享这宁静的田园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荻花":指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的花,这里借以形容画中景物的形象。
2. "索索":指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3. "水津津":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4. "开霁":形容雨过天晴、云雾散去的景象。
5. "松下":指画面中的松树之下。
6. "有人":指画面中的人物。
7. "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字,他擅长山水田园诗,这里的"摩诘似"意指画中人物具有王维诗中的那种恬淡、超脱的意境。
8. "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代指前面提到的"松下有人"。
9. "烟火":指生活中的人间烟火,如炊烟、市井等,这里用来表现画面的现实生活气息。
10. "比邻":表示接近、相邻,这里指画中人物与生活的烟火气紧密相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诗人潘大临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荻花索索水津津”形象地展现了荻花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水的滋润和生机;“日落空山开霁新”则描绘了夕阳西下、云雾散尽的景象,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接下来,诗人以松下的人物自喻,表示自己有如摩诘一样超然物外的境界,愿意与世俗烟火为伍,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的哲思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其三》是北宋诗人潘大临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时,潘大临正处于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也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等。潘大临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时间段内,潘大临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故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而创作出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
在创作《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其三》时,潘大临可能正在欣赏好友张圣言的一幅画作,这幅画作描绘了四季的景物。潘大临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被春日的景色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春日美景的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