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莲塘

标题包含
莲塘
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 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 译文:含情脉脉地低头,用衣袖遮住脸庞,脸上泛着秋水的波光,头发盘成乌鸦状的发型。 原文: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 译文:莲花茎上有刺,无法折断,只好在岸边白白欣赏一整天的莲花。
去完善
释义
《莲塘》:这是一首描述女子在莲塘边赏花的小诗。孟迟是唐代诗人。 1. 脉脉低回:形容女子含情默默的样子。 2. 殷袖:华丽的袖子。 3. 脸横秋水:意指女子的美貌。秋水:清澈明亮的水面,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眼睛明亮如秋水。 4. 髻盘鸦:形容女子的发髻犹如乌鸦的羽毛一样光滑亮丽。 5. 莲茎有刺不成折:因为莲花茎上有刺,所以无法轻易摘取花朵。 6. 尽日岸傍空看花:整天的在岸边空看着莲花却无法采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莲塘》诗以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形象,通过对她的动作、神态和心境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 首句“脉脉低回殷袖遮”描述了女子低头遮掩娇羞的姿态,她眼含泪光,内心充满深情。这里的“脉脉低回”既表现了她羞涩难言的情感,也展现了她内心的婉转与深沉。 第二句“脸横秋水髻盘鸦”描绘了女子的容貌,她明眸善睐,犹如秋天的湖水般清澈明亮;她的发髻高耸,如同一只盘踞的乌鸦。这一句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貌,还突出了她的高雅气质。 第三句“莲茎有刺不成折”是诗人对女子处境的暗示,象征着她与心上人之间的隔阂与阻碍。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揭示了女子内心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一句“尽日岸傍空看花”则表达了女子整日徘徊在岸边,徒劳地看着莲花盛开的景象,却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度时光的忧伤。这一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塘》是唐代诗人孟迟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至859年之间,正值唐宣宗在位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诗人的生活也较为安定。 孟迟作为唐代的一位地方官吏,虽然地位不高,但他关心民生疾苦,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在担任地方官期间,他看到了乡村宁静美好的景象,于是便创作了这首描绘莲塘风光的诗篇。 在这个时代,唐代社会已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宁有着深深的渴望。孟迟通过描绘莲塘的美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