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徐波渡

标题包含
徐波渡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过来还过去,此路不知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月照映着繁茂的树林,春天的烟雾弥漫在长长的溪流上。行走在这条路上,好像在穿越时空,让人迷惑究竟是从何处来,又要去往哪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徐波渡:古渡口名,位于浙江绍兴地区。2. 孟迟:唐代诗人,曾任职监察御史。3. 晓月千重树:形容清晨的月亮挂在枝头,月光映照在层层叠叠的树林上。4. 春烟十里溪:描绘春天溪水边的烟雾弥漫的景象。5. 过来还过去:描述船只在水面上来回摆渡的场景。6. 不知迷:表示作者对这条水路是否容易迷失感到困惑。
去完善
赏析
《徐波渡》孟迟: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月色下的树林显得十分宁静,而烟雾笼罩着小溪,更是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感。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这种美丽的景色,传达了人生的一种态度——尽管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困扰,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并坚持下去,最终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远的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到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波渡》是唐代诗人孟迟所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次旅行途中,途径徐波渡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清光”、“千里目”以及“水国连天”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段,也就是唐朝晚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广泛,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然而,此时的朝廷内部却矛盾重重,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这也是诗人借山水寄寓忧国忧民之情的背景。 孟迟生活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他曾任职于朝堂,但因不满宦官的权力倾轧和腐朽的政治风气,最终选择辞官回乡,远离尘嚣,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