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郑潜夫游山韵

标题包含
和郑潜夫游山韵
千仞巑岏本自平,只应苍步欠徐行。 回崖净拭连城璧,廉石高罗武库兵。 风易生云常澒洞,泉能作雨转甘清。 重游须待九秋后,已约猿猱管送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千仞高山本来自平地而起,只需要慢慢行走就能攀登上去。 山崖陡峭如同擦拭过的玉石,山间的石头犹如武器库里的兵器。 风吹动云雾形成浩瀚的景象,清泉汇聚成雨水带来清新的感觉。 想再次来游玩要等到秋天之后,已经和山间的猴子约定好了他们的接待。
去完善
释义
1.巑岏:高山峻岭的样子。 2.苍步:指在山中行走。 3.回崖:曲折的山岩。 4.廉石:岩石的边缘或棱角。 5.武库兵:兵器库中的兵器。这里指军事武器。 6.风易生云常澒洞:风起云涌的景象。 7.泉能作雨转甘清:甜美的泉水可以化作甘霖滋养万物。 8.重游须待九秋后:期待在深秋时节再次游历山水。 9.已约猿猱管送迎:已经约好猴子们负责迎来送往的工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郑潜夫游山韵”,“和”是古代诗词的常见形式,即依照他人的诗韵进行唱和之作。诗人以登山为题材,通过对山景、山势、云雾、泉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与友人共同游山的愉悦之情和对山中仙境的向往。 首联“千仞巑岏本自平,只应苍步欠徐行。”这两句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千仞巑岏”形象地展现了山峰峻峭、陡立的景象,而“本自平”则暗示了虽然山峰险峻,但当我们克服恐惧,平稳心绪去攀登时,会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苍步欠徐行”则是说我们行走在这山水之间,应该放慢脚步,享受这宁静的风景。 颔联“回崖净拭连城璧,廉石高罗武库兵。”这两句通过比喻进一步刻画了山的壮丽景色。“回崖”是指曲折的山崖,诗人用“净拭连城璧”来形容它们,如同洗净后的珍贵宝玉般璀璨夺目。“廉石高罗武库兵”则描绘了山间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宛如储藏武器的武库中的兵器般繁多且雄壮。 颈联“风易生云常澒洞,泉能作雨转甘清。”这两句主要描写了山间的气候变化和泉水的特点。风起云涌,风云变幻,“常澒洞”表示云雾弥漫,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而山中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具有清凉甘甜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尾联“重游须待九秋后,已约猿猱管送迎。”最后两句表达出诗人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再次与友人相约一起游览这座山川的愿望,同时借用猿猱作为向导,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郑潜夫游山韵》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16年,正值南宋晚期,距离靖康之耻(1127年)已有近90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内部斗争激烈,北伐无功,边疆战乱不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时期,陈宓个人生活也不如意。他曾担任主管军事的太尉、户部尚书等要职,但由于正直敢言,多次遭人陷害,官职屡遭罢免。尽管如此,他仍坚守气节,关心国家民生,积极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陈宓生活的时代,由于蒙古铁蹄南下,南宋政府被迫南渡,江南地区成为了政治中心。虽然政局动荡不安,但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依然繁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山水游历为主题,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和郑潜夫游山韵》正是这样一首作品,表达了陈宓对山河破碎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