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到流惠杨至之相访邀游杨以干亟归因呈之
众峰奇秀四围旁,拥出千寻月样塘。
只鹭双凫自来往,圆荷细草竞高长。
密云带雨天应近,晚照酣春水自香。
幸有家人来共看,如何也作簿书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周的山峰奇特秀美,中间环抱着一个像月亮一样的大池塘。
只有白鹭和野鸭在其中自由来往,圆圆的荷叶和细长的水草争相生长。
乌云密布的天空似乎随时都会下雨,夕阳下的春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幸运的是有家人陪我一起欣赏这美景,为什么还要忙于写那些文书呢?
去完善
释义
1. 流惠:指福建福州的一个地区名,也是作者所在地。
2. 杨至之:作者的友人,字干亟,是一位文人墨客。
3. 四围:周围,四周。
4.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深。
5. 月样塘:像月亮一样的池塘。
6. 只鹭双凫:白鹭和水鸭,这里比喻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7. 圆荷:圆圆的荷叶。
8. 细草:小草。
9. 高长:长得高高的。
10. 密云带雨:浓云密布将要下雨的样子。
11. 晚照:晚霞。
12. 酣春:酣畅的春天。
13. 水自香:形容水自然散发出的香味。
14. 幸有家人:作者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15. 如何:为什么。
16. 簿书:文书,书籍。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陈宓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首先,他通过对“众峰奇秀”、“拥出千寻月样塘”的描述,展现了周围山峦环绕、池塘如月的美丽景致。接着,通过描述“只鹭双凫自来往”、“圆荷细草竞高长”,表现了自然生物和谐共处的生动场景。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密云带雨天应近”和“晚照酣春水自香”表达了阴雨天气与夕阳余晖共同作用下,水面的动态变化和香气四溢的景象。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有幸与家人共赏美景,却因繁忙的公务而未能尽情欣赏。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好,还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眷恋和对公务忙碌的无奈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久不到流惠杨至之相访邀游杨以干亟归因呈之》,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这一时期正是南宋的繁荣时期,政权相对稳定。
在这个时期,陈宓作为一位文人,他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安定。他曾在宋朝任地方官吏,但也曾因反对权臣而被罢免。在与好友杨至之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相约一起出游、品茶论道,以此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在这首诗中,陈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无奈。
此外,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也对陈宓产生了影响。当时的人们重视文人的才学和人品,社会上的文学活动也十分活跃。陈宓的诗歌创作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人生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