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
亭院深深春昼长,度窗蜂影去来忙。
自从野菜花开后,一月熏炉不炷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庭院深深春日悠长,蜜蜂在窗口飞舞忙碌。自从菜花盛开之后,一个月都没有点燃熏炉的香气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春昼:春天的白昼,指春天白天的时间。
2. 亭院深深:形容庭院深邃、幽深。
3. 度窗:透过窗户。
4. 蜂影:蜜蜂的影子,这里指蜜蜂飞来飞去。
5. 去来忙:表示蜜蜂忙碌地飞来飞去采蜜。
6. 野菜花:春天的野花,如荠菜花等。
7. 一月:一整月。
8. 熏炉:一种用香薰取暖的炉子。
9. 炷香:点燃香炷,即烧香。
去完善
赏析
《春昼》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宁静而忙碌的景象。诗人在开篇便通过“亭院深深”与“春昼长”的描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春日图景。紧接着,“度窗蜂影去来忙”这一句以蜜蜂繁忙采蜜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在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通过对野菜花的描述以及熏炉的特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意境。自从野菜花开后,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而熏炉一个月没有点燃,暗示着春天的美好气息已经弥漫在空气中,不需要再用熏炉增添香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昼》是宋代诗人储泳的一首描绘春日风光的诗作。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约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储泳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朝廷任职期间,由于正直清廉,受到了皇帝的赏识。然而,他因不愿与权臣结党,被排挤出了官场,一度陷入困境。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在那个时代,北宋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众多。储泳身处其中,深受熏陶。他的诗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在这首《春昼》中,他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阳光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