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云崖
出门即远道,君去有谁令。
诗价侯门贱,时情客路轻。
晚云归独树,寒雨暗荒城。
此地还相别,谁能不动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离家即征途漫长,朋友此去有谁陪伴?
侯门视诗作如草芥,世人只看重客途辛酸。
傍晚乌云飘回孤树,寒冷雨滴暗掩空城。
离别就在此刻,谁能不心生情感?
去完善
释义
1. 出门即远道:指离家远行。
2. 君去有谁令:意为你离开以后会由谁来照顾。
3. 诗价侯门贱:指诗人在侯门中的地位低微,不受重视。
4. 时情客路轻:描述当时客居在外的人们所面临的轻视和艰难处境。
5. 晚云归独树:形容傍晚时分,云彩笼罩下的孤树景象。
6. 寒雨暗荒城:描绘了寒冷的雨夜中荒凉的城市景象。
7. 此地还相别:表示在离别的地点再次告别。
8. 谁能不动情:暗示面对这样的场景,没有人不会感到动容。
去完善
赏析
《送陈云崖》储泳这首古诗描绘了朋友离别之情和远方道路的艰辛。首联“出门即远道,君去有谁令”,点明了离别场景以及离别的方向。颔联“诗价侯门贱,时情客路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无奈以及对朋友前路艰辛的担忧。颈联“晚云归独树,寒雨暗荒城”为典型的意象描绘,通过晚云、寒雨等景象来营造一种孤独、阴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朋友前程的忧虑。尾联“此地还相别,谁能不动情”则是表达对此次分别的不舍与感伤,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陈云崖》这首诗,出自于南宋末年诗人储泳之手。当时正值金国侵扰,天下纷乱之际。这时期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和平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这种背景下,储泳离开了家乡,踏上了游历山河的旅程,试图寻找救国救民之道。陈云崖是储泳的好友,此次分别之时,储泳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储泳在旅途中历经艰险,见证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也亲身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他在诗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在这首诗中,储泳以江水比喻离别之情,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不舍;又以浮云形容世事无常,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总的来说,《送陈云崖》这首诗诞生于一个战乱频繁、民生困苦的年代,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