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西京上相出扶阳,东郊别业好池塘。 自非仁智符天赏,安能日月共回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张说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凤阁舍人等职。武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扶阳:指代京城长安。
去完善
赏析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是一首描绘唐朝皇帝游览臣子别墅的诗。诗中,作者张说运用了一系列优美华丽的词汇,如“扶阳”、“好池塘”等,以表现韦嗣立山庄的华丽与雅致。 同时,诗人巧妙地通过对比手法,用自然景物衬托出皇帝的尊荣以及韦嗣立山庄的高雅,表达出对皇上的敬爱与忠诚。 这首诗展现出了张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诗词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张说所创作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但应该在唐玄宗时期(712-756年)。在这个时代,皇帝经常去大臣的住所探访以示皇恩浩荡,这首诗就是写唐玄宗到韦嗣立山庄时的情况。 当时的张说身处庙堂之上,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学巨擘,而韦嗣立则是他的朋友和同道中人。两人在政治上有共同的追求,相互支持和尊重。在这个背景下,张说写诗颂扬皇帝的英明与伟大,同时也体现了对韦嗣立的钦佩与尊敬。 在唐玄宗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文化艺术繁荣,诗歌成了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韦嗣立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过着安逸的生活,常常邀请文人士子聚会,一起饮酒赋诗,抒发情怀。因此,《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正是这样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风貌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