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标题包含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风呼啸,邯鄲的古道令人傷感不已。旅客們受到深深的打擊。繁華榮景猶如一瞬間消失,無法忍受思念的折磨。昔日叢臺的歌舞如今已無任何音訊,金盃與白玉管現在只留下陳舊的痕跡。那些陳跡、連天的枯萎草地和暮雲凝聚成的碧綠色,都在這片土地上沉默不語。
去完善
释义
1.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都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2. 古道:古代的道路。 3. 丛台:战国时期赵国王宫的遗址,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4. 金樽:指精美的酒杯。 5. 玉管:指乐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风萧瑟的邯郸古道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凄迷景象。作者以此寓情于景,突出了行人离愁与孤寂之感。其中,“繁华一瞬,不堪思忆”描绘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意,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接下来的描述转向丛台。丛台作为曾经的歌舞胜地,如今却已不复当年繁荣。对于这一变化,作者仅用“无消息”与“空陈迹”加以表述,既简洁又深刻地传达了盛景不再的遗憾。词末,通过“连天衰草,暮云凝碧”这一景象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词作显得深沉且苍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是宋代词人曾觌在北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所作的一首词。此时的曾觌正值壮士离家,怀才不遇的境地,心情较为低落。 北宋初期,由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策略的实施和重文轻武的国策,文人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文人就完全没有困厄之境。曾觌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怀抱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踏上了奔赴边关的旅程。在途径邯郸时,曾觌登上丛台,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