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解语花·风销焰蜡

标题包含
解语花·风销焰蜡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结识了苏轼、黄庭坚等文...查看更多
海洋之心128
去完善

译文
风吹熄了烛火,露水滋润了莲花,繁花的市场光华四射。月光洒在瓦片上。洁白的云朵散开,明亮的月亮仿佛要落下。身着淡雅衣裳的楚国女子,纤腰犹如一把。笙歌喧闹,人影错落,路上弥漫着香气。 由此想到都城的夜晚。望见无数门户灯火通明,人们欢声笑语,欢愉游荡。华丽的车子,丝巾轻飘。相逢之时,总会看到尘土随着马蹄扬起。时光如同流水般消逝。只见到旧日的情谊已经淡薄。时间推移,坐车归来,伴随着歌舞声渐渐消失。
海洋之心128
去完善
释义
1. 风销焰蜡:风吹消蜡烛的火焰。销,消除;焰,火焰。 2. 露烘炉:露水滋润炉火。烘,温暖;炉,炉子。 3. 花市光相射:花市的灯光相互照射。花市,繁华的集市;光相射,灯光相互照射。 4. 桂华流瓦:桂花在屋顶上流淌。桂华,桂花;流瓦,在屋顶上流淌。 5.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细小的云彩消散,明亮的月亮似乎要落下。纤云,细小的云彩;耿耿,明亮;素娥,月亮;欲下,似乎要落下。 6. 衣裳淡雅:衣服颜色淡雅。衣裳,衣服;淡雅,颜色淡雅。 7. 看楚女、纤腰一把:看着楚地的女子,纤细的腰身。楚女,楚地的女子;纤腰,纤细的腰身。 8.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箫和鼓的声音喧闹,人的影子交错,满路都弥漫着香麝的味道。箫鼓,箫和鼓的声音;人影参差,人的影子交错;香麝,香麝的香气。 9. 都城放夜:都城的夜晚开放。都城,繁华的城市;放夜,夜晚开放。 10. 望千门如昼:望着千门万户如同白天一样明亮。千门,千个门;如昼,如同白天一样明亮。 11. 钿车罗帕:华丽的马车和小手帕。钿车,华丽的马车;罗帕,小手帕。 12.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相遇的地方,自然有灰尘随着马跑。暗尘,看不见的灰尘;随马,随着马跑。 13. 年光是也:时光还是那样的。年光,时光;是,这样的。 14. 唯只见、旧情衰谢:只看到,过去的感情已经衰败消失。旧情,过去的感情;衰谢,衰败消失。 15. 清漏移:时间的流逝。清漏,古代计时的器具;移,流逝。 16. 飞盖归来:飞驰的车子回来。飞盖,飞驰的车子;归来,回来。
海洋之心128
去完善
赏析
《解语花·上元》是一首描绘元宵灯会景象的词作。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繁华盛世的图景,借以表达对昔日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 开篇描绘了元宵节的灯市盛况:蜡烛的光辉渐渐消逝,露珠轻拂着盛开的莲花。繁盛的花市如同一束光芒投射出来,引人注目。月光如水洒在屋瓦之上,飘逸的云朵渐渐散去,宛如纯洁的仙子缓缓降临人间。 接下来的描述转向了观灯的女子们,她们衣着淡雅,姿态轻盈。萧鼓声喧腾,光影斑驳间,人们交错前行,空气中弥漫着香麝的香气。这是元宵佳节的夜晚,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作者却感到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他不禁怀念起过去的京城,那时候的元宵之夜,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欢声笑语不断。马车载着贵族少女,手捧鲜花和丝帕,与心爱的人在暗处相识,共度良辰美景。然而时光荏苒,曾经的欢乐如今已不复存在,唯有那依稀的旧梦仍在心头徘徊。 随着时光的推移,众人渐渐离散,回归宁静。这首词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元宵节的热闹与寂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对时光的感慨。
海洋之心128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解语花·上元》是宋代的一首词,创作于元宵节(上元节)之时。在公元1100年前后,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个时期,北宋灭亡,金兵入侵,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周邦彦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优美的文笔,抒发了元宵佳节的喜悦气氛。通过描绘民间灯市的繁华景象,赞美了国泰民安的生活场景,寄托了他对太平盛世的憧憬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这首词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海洋之心128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