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四时景画 冬
翦水飞花细舞风,断芦洲外水连空。
剡溪几曲知名处,何似今朝眼界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舞的飞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细水长流环绕着这片宁静的芦苇荡。蜿蜒曲折的剡溪闻名于世,但眼前的景象更让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释义
1. "剪水飞花细舞风":剪水,是指细碎的水珠如剪刀裁切般飘落。飞花,指飘散的花瓣。舞风,是指随风起舞。此句意为,在风中飞舞的细小水花和水边飘散的花瓣交织在一起。
2. "断芦洲外水连空":断芦洲,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荒芜的湖中小岛或河岸沙洲。水连空,形容水面广阔无边与天空相连的景象。此句描绘的是水域边缘的荒凉景色。
3. "剡溪几曲知名处":剡溪,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境内,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游历之地,留有大量诗篇描绘剡溪风光。几曲,指剡溪的几处弯曲。知名处,指出名的景点。此句提到剡溪的几处著名景点。
4. "何似今朝眼界中":何似,即“如何比得上”,表示对比之意。今朝,今天的意思。眼界中,眼中所看到的景象。这句表达了诗人认为眼前的景象胜过剡溪的那些著名景点。
去完善
赏析
《跋四时景画 冬》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首句“翦水飞花细舞风”描述了雪花在空中飞舞的场景,用“翦水”来形容雪花的轻盈和飘渺。接下来的“断芦洲外水连空”则刻画了水天一色的画面,表现了冬季水面结冰后的宁静与广阔。接着的“剡溪几曲知名处”则以剡溪为例,暗示诗人眼前的景色同样令人心旷神怡。最后的“何似今朝眼界中”则传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赏和对冬天景致的热情赞美。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力展现了冬日的美丽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四时景画·冬》是明代文学家李錞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初期,大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的历史转折阶段。随着朱元璋的崛起和元朝的衰落,中国社会逐渐从动乱走向稳定。然而,这一时期仍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如农民起义、外患入侵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以诗歌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许。
李錞作为这个时期的文人,他的创作主题多涉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通过对雪景、寒鸦、老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冬天的萧瑟与宁静。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