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家园偶闻野花香

标题包含
家园偶闻野花香
杖藜曾是为春忙,紫陌青山到处芳。 不谓竹林栖隠地,好风时遶野花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杖藜曾在春天里忙碌,紫色的田埂和青山之间到处弥漫着芬芳。不曾想到在竹林的隐蔽处,还有阵阵清风吹过,携带着野花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杖藜:指扶杖而行,借指出游。 为春忙:在春天忙碌游玩。 紫陌:泛指大路、道路。 青山:绿色的山水。 到处芳:指处处都有花草的香气。 不谓:表示没想到。 竹林:竹子丛生的树林。 栖隠地:隐居的地方。 好风:和风,春风。 时遶:经常围绕。
去完善
赏析
《家园偶闻野花香》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乡村所见的美丽风景。诗人通过拄着拐杖在田野中漫步,欣赏着沿途的青山绿水、紫陌花径,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杖藜曾是为春忙”一句,展现了诗人手持杖藜,悠哉地在春天里忙碌的身影,突显了他对春天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接着的“紫陌青山到处芳”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乡村风光:道路两边开满了鲜花,山间绿意盎然,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不谓竹林栖隠地”这句话,表现出了诗人对竹林环境的惊喜之情。原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没想到竹林深处的空气如此清新宜人,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好风时遶野花香”则形象地描绘了微风吹过,带着野花的香气飘荡在空中,使人陶醉不已的美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家园偶闻野花香》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田园诗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南宋已偏安江南一隅,士大夫寄情山水、抒发个人情怀之风盛行。 该时段内,诗人陈文蔚生活较为平静。他曾任南康军幕,后辞官归隐乡里,筑室以山为墙,有水环抱,过着诗酒自娱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该诗全文如下:“数枝红杏吐春晴,点破园林一片清。不问花残花落去,莺声催我举头听。”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家乡风物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