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
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已病弱多年,在西方的山峰上遥望楚地天空。这里的风光使得我的鬓角更显苍白,秋天的景色让山川都发生了变化。我孤独地在浮动的云彩之外,感到无所依托,支离破碎地站在汉水之畔。一生中曾经的朋友都已经远去,您离开时我对您的告别不禁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1. 衰病:指生病时体力衰弱。
2. 西峰:此处的西峰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岳华山的主峰。
3. 楚天:古人常常用“楚天”来泛指长江中游地区的天空。
4. 风光:此处指风景,自然景色。
5. 欺鬓发:喻指时间飞逝,头发渐白。
6. 寂寞浮云外:比喻离群索居,生活孤单。
7. 支离:分散。
8. 汉水:又称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
9. 故人:旧交,老友。
10. 潸然:流泪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郎士元为好友彭偃、房由等人赴任时的送别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他们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于远方的向往。
首联“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描绘了诗人自己因病在身,只能在西峰上遥望楚天,表达出他对朋友离去的担忧与无奈。颔联“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则描绘了岁月无情,美景变换,已逝的青春难再的感慨。
颈联“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则以浮云喻指诗人自己的漂泊不定,以汉水形容友情之间的联系,寓意深厚。尾联“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哀伤和不舍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是唐代诗人郎士元在公元765年左右创作的。当时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凋敝,政治腐败严重。在此背景下,郎士元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深感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时,郎士元正处于中年时期,他一生并未显赫,但一直坚持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在这首诗中,他以送别友人彭偃房由为契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对友人的关怀之情。
同时期,唐朝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宦官势力逐渐坐大,导致政治腐化严重。然而,仍有像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这样的官员,他们廉洁奉公,为民请命。因此,郎士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些清官的赞扬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