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听雨堂
王笋参参好弟兄,幽轩共对短灯檠。
抟风万里志将遂,听雨几年心独清。
戯彩奉觞欢正洽,对床欹枕梦初成。
此时细细簷花落,别是一觥风雨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竹纷纷,犹如一群兄弟般美好,我们共同在幽静的书房里,点亮一盏昏暗的油灯。曾经向往过翱翔万里,如今在雨声陪伴中度过了数载清净的岁月。朋友们举杯欢庆,同床而眠,共谈美梦。此时屋檐下的细雨轻轻飘落,仿佛又是一场别离前的风雨倾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听雨堂:标题“听雨堂”指一处地方或建筑名称,可能表示在这里可以听到雨水滴落的声音。
2. 吕祖俭:吕祖俭是这首诗歌的作者,他可能是一位古代的文人或官员。
3. 王笋参参:这里的“王笋”指的是竹笋,“参参”形容竹笋的高大。
4. 好弟兄:这里比喻竹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5. 幽轩:安静的走廊或小亭子。
6. 短灯檠:古人使用的灯具,通常由油灯或其他发光体悬挂在木架上,灯檠有各种形式和长度。
7. 抟风万里:表示飞翔万里的意思,用来描绘竹笋茁壮成长的过程。
8. 雨几年:形容常年下雨的天气状况。
9. 心独清:心情孤独且清净的状态。
10. 戯彩奉觞:游戏中举杯庆祝的意思。
11. 对床欹枕:形容在卧室中对床而坐、靠在枕头上休息的姿态。
12. 簷花落:形容檐下的花朵凋谢飘落。
13. 别是一觥风雨报:这句可能是指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庆祝方式,类似于迎接风雨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题听雨堂”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聆听雨水拍打屋檐的诗意情景中,感受到自然万物的生机与生命力。首联通过比喻竹笋的成长,象征兄弟情深,同时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品质;颔联则借“抟风万里志将遂,听雨几年心独清”表达出作者壮志凌云的心境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领悟;颈联用“戯彩奉觞欢正洽,对床欹枕梦初成”表现出诗人与朋友欢聚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则以“此时细细簷花落,别是一觥风雨报”收笔,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雨时节的美景,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听雨堂》是南宋著名诗人吕祖俭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正值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文人墨客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在这一年里,吕祖俭身处官场,他主张政治改革,关注民间疾苦,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在人生际遇上,吕祖俭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和世事无常。他在这首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渴望归隐田园、远离喧嚣纷扰的理想和情操。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普遍崇尚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许多文人在政坛上积极进取,期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同时又关注个人品质和修养的提升。吕祖俭作为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通过《题听雨堂》这首古诗展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