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雪峰化主
三毬辊动错流传,大用何曾得现前。
千五百僧无顿放,累人走得脚皮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三毬:指三个球。这里比喻三种教法或经典。
辊动:滚动、转动。
错流传:错误地传播。
大用:佛教术语,指最高深的智慧、能力或手段。
何曾:何时,表示否定。
得现前:达到目前的状态或境界。
千五百僧:指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听闻其说法最多的数量。
无顿放:无法立刻理解领悟。
累人:烦扰他人。
走得脚皮穿:形容行走的距离非常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道生的一首讽喻诗,描绘了当时僧人追求名利、炫耀才学的虚浮风气。首句“三毬辊动错流传”,以球比喻各种技艺与学问,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佛家弟子争相展示才艺的情景。次句“大用何曾得现前”,则指出了这种表面的炫耀并无真正的实用价值。接下来的“千五百僧无顿放,累人走得脚皮穿”,则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揭示了当时佛教界的问题:众多僧人热衷攀比,看似忙碌奔波,实则空虚无为,疲于奔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当时佛教界的深深忧虑和严肃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雪峰化主》,是唐代高僧释道生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在唐代,佛教文化繁荣昌盛,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以禅诗、佛理诗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释道生作为一位著名的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人生哲理。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道生正值中年,他已经在禅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当时的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他与友人雪峰化主的离别使他深感痛苦,这种离别之情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歌的灵感来源。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佛教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释道生所在的雪峰山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在这样的背景下,释道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