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道中
莫愁微雨落轻云,十里长亭未垫巾。
流水小桥山下路,马头无处不逢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担忧细雨轻柔的飘落,即使距离长亭还有十里路,也不需再拿坐垫擦湿的衣襟。在山下的小桥边,水流过小桥缓缓流淌,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能遇到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黄州道中》崔鶠 注释:
1. 黄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
2. 微雨:指轻微的雨水。
3. 轻云:指轻薄的云彩。
4. 十里长亭:古代用于送别的驿站,距离一般为十里。
5. 垫巾:指整理头巾。这里表示准备迎接客人或表达敬意。
6. 流水小桥:形容流水与小桥的景致。
7. 马头:马的头部,这里代指马匹。
8. 逢春:遇到春天,这里表示春意盎然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黄州道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美景和感受。诗人以“莫愁”起笔,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微雨中、长亭外的景色,流露出他对乡野风光的欣赏。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小路和马头处的美景,传达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美好景象。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州道中》是宋代诗人崔鶠的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崔鶠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晚年阶段。由于早年的努力,他成为了朝廷的一位重臣,但是政治斗争的残酷让他在晚年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在他人生的关键时期,他被迫离开了京城,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活。
在流放的途中,崔鶠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黄州道中》便是他在流放期间对生活的感慨和体验。
此时正是南宋初期,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安让许多人陷入了迷茫和绝望。然而,崔鶠却在这种困境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用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