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句 其七

标题包含
句 其七
清明烟火尚阑珊,花信风来第几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明节的烟火还没有完全熄灭,这是春天的第几次花开的消息呢?
去完善
释义
这句诗是描绘清明节期间景色及气候变化的情况。其中: 1. 清明:指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位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在这一天,人们扫墓祭祖、踏青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 2. 烟火:这里指的是清明节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习俗,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3. 阑珊:此处表示繁华将尽、衰落的意思。这里描述了清明节的烧纸钱等活动逐渐减少的场景。 4. 花信风:中国民间的一种说法,把春天吹开花的风称为花信风。这句话表示春风的到来,预示着季节变化,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5. 第几番:此处的“第几番”表示春风已经来了多少次。这里的“几番”意味着春天的气候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温度适宜,万物复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诗词。诗句中“清明烟火尚阑珊”,意味着清明节时,人们燃放的烟火还未完全消散,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个特殊的节日已经过去。而“花信风来第几番”则是对春天的赞美,春天到了,各种花朵竞相开放,这是大自然的美丽馈赠。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 其七》是南宋诗人崔鶠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即公元1190年至1194年之间。此时正值南宋晚期,金朝对南宋的压迫使得国家内外交困,百姓生活困苦。 崔鶠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曾担任过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务,但因反对权臣韩侂胄被贬职。在这个特殊时期,崔鶠关注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诗风质朴而深沉,富有哲理意味,反映了南宋晚期的社会风貌和诗人的人生体验。 在《句 其七》这首诗中,崔鶠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农民辛勤耕种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丰收的希望。然而,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农民的辛勤劳动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生活依然困苦。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晚期农民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