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如何一朽株,孕此千亿花。
虽云行且阑,明岁亦再华。
岂如世上人,一老不复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朵花儿,孕育着亿万片花瓣。
虽然花期将尽,但明年又会再度盛开。
这不正像人间的世人吗,一生老矣却难返青春。
去完善
释义
《桃花》崔鶠:
【注释】
1. 崔鶠(yān):北宋著名文人,以博学多才著称,曾任吏部尚书等职。
2. 如何:即“奈何”,表示无奈的感叹。
3. 一朽株:指桃树。朽株,枯萎的树干。
4. 孕此千亿花:指桃花盛开。孕,孕育;千亿,极言数量之多。
5. 行且阑:指桃花即将凋谢。行,将要;阑,凋零、凋谢。
6. 明岁:明年。
7. 再华:再次开花。华,同“花”。
8. 世上人:指世间的人们。
9. 一老不复佳:指年老后不再美好。一老,指年老;复,再;佳,美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的繁盛与人类的衰老进行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桃树这一棵小小的生命体孕育出千万朵花,即使在春天结束时,明年还能再次开花,以此凸显生命的顽强和无尽轮回。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间的人们一旦老去,便无法恢复青春,表现出人生短暂的悲哀。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寓意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花》是北宋时期诗人崔鶠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芳草连天暮,渔舟系柳边。春风一夜至,桃花满江边。”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北宋时期(960-1127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的诗歌作品。崔鶠生于这个时期,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官。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人生的起伏,也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
在崔鶠所处的时代,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也十分密切,他们常常相聚吟诗作画,抒发心中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崔鶠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