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落日不可尽,丹林紫谷开。
明明远色里,历历暝鸦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夕阳还未完全落尽,红色的树林和紫色的山谷渐渐显露出它们各自的颜色。在这明亮的景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归巢的乌鸦一个个回到它们的栖息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丹林紫谷:指色彩绚丽的山谷。丹林,形容林木繁茂且呈红色。紫谷,紫色的山谷。
2. 明明:明亮的样子。
3. 远色:远方景色的描绘。
4.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5. 暝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这里指乌鸦在远处清晰可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诗人首先通过“落日不可尽”一句展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落日的余晖洒在丹林紫谷上,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接下来的“丹林紫谷开”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的植物开始复苏的景象,色彩斑斓的树木和山涧构成了美妙的画卷。
诗的第二联“明明远色里,历历暝鸦回”则将视角转向远处,通过“明明”和“历历”两个叠词的使用,表现了远处景色清晰可见的特点。在朦胧的夜色中,乌鸦纷纷归巢,这一景象与远处的春色相互映衬,显得和谐而宁静。
整首诗以落日和归鸦作为线索,串联起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朝阳起,桃花映水开。崔鶠的这首《春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代,当时的文人墨客崇尚自然、抒发情感,以诗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在这个时期,崔鶠正处于他的人生巅峰期,他在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在努力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他对诗歌的热爱使得他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文字之中,借助自然界的美景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在宋代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的内心感受,追求生活的品质和人生的价值。这使得崔鶠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从而创作出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