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节园梅花下作
去年白玉花,结子深林间。
小憩藉清影,低颦啄微酸。
故人不复见,春事今已阑。
绕树寻履迹,空余土花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盛开的白玉花朵,在深林中孕育果实。
休息时依靠着清新的树影,轻轻皱眉品尝那青涩的果实。
旧日的友人再也无法相见,春天的故事如今已经接近尾声。
环绕树木寻找往日的足迹,只留下泥土上的斑驳痕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会节园:指元代文学家谢翱的花园,位于浙江临安。
2. 白玉花: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3. 结子:指梅花结果实。
4. 小憩:短暂休息。
5. 藉清影:依靠着梅花的身影。
6. 低颦:形容低头皱眉。
7. 微酸:指梅子带有酸味。
8. 故人:指作者的朋友。
9. 春事:春天的景物。
10. 阑:残尽,结束。
11. 履迹:脚印。
12. 土花斑:泥土上的斑驳痕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梅花为线索,寄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故人离去的感慨。首句“去年白玉花,结子深林间”描绘了去年盛开的梅花,如今已经结子在深林之间。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出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小憩藉清影,低颦啄微酸”描述了诗人曾经在梅树下休息、品尝梅子的情景,这些美好的记忆被永恒地保留下来。
然而,诗人的心情并非完全沉浸在过去,还有对现状的担忧。“故人不复见,春事今已阑”暗示着诗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已经离去,而春天的美景也已经接近尾声。这让诗人感到孤独和失落。最后两句“绕树寻履迹,空余土花斑”则表现出诗人试图寻找过去留下的足迹,但只看到了泥土上的花纹,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这一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节园梅花下作》是宋代诗人崔鶠在公元1157年左右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在这首诗中,崔鶠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